司马迁的《史记》是真实的吗?(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2022-12-04 08:21:5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2

首先对于司马迁所著《史记》的真实性不谈,但对于司马迁个人著成此书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 其著书的治学态度和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对于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司马迁和《史记》是受之无愧的。

史记成书于西汉汉武帝时期,由司马迁潜心创作14年,收录了由皇帝时期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本身文学修养深厚,看《史记》文字生动,笔力洗练,感情充沛,不单单是史学著作,也是文学经典。 西汉史学家刘向评价“善叙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悝”。 班固也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由此可见司马迁在同时代的史学家眼中可以算是一个标杆,也从侧面说明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翔实。

对于现在质疑《史记》的真实性,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两点分析。

一:史记的记载历史从皇帝时代开始,到西汉汉武帝时期,中间3000多年的历史。 而这段历史的文字资料稀少,可参考的也就更少。

二:司马迁的文笔问题,不是司马迁的文笔不好,反而是太好,由于第一个问题的客观存在,很多事情有始无终或有终无始,而司马迁又文笔逻辑清晰,寻找因果的过程难免会猜测或修饰。

下面我们详细的分析一下这两点,成书于《史记》之前的历史文献还是有的,比较集中于商周,春秋战国。 比如成书最早的《尚书》,战国末期秦国的《吕氏春秋》,鲁国的《左传》,晋国的《乘》,郑国《志》,还有《宴子春秋》,《秦记》《公羊传》等等。 这些文献都是可借鉴的,但又局限性和片面性。 说到皇帝时期,文字才刚刚发明,文字记载的大多是农事等自然知识。 有很多历史信息只能实地考察和整理历史传说后进行编辑。 所以有虚构和奇异之处在所难免。

第二点就是文笔问题,现在再读史记,你会发现会有很多事件会有传奇色彩。 比如写秦始皇晚年远行,有诸多反常以及神灵之事,旨在于铺垫秦将亡覆。 再如写汉高祖刘邦,借刘媪感蛟龙而生子,刘邦醉斩白蛇等等。 用现在看来就是极像传奇小说。 这也是最质疑真实性的部分。 还有就是对于历史人物对话和已毁建筑等描述过于详细,毕竟有些东西实在历史久远,难以考察,过于真实便让人感觉有点假。 当然这也是司马迁文笔逻辑清晰的印证。 对于因果不通之处进行严谨大胆的推测并加以文学修饰。

综上所述,《史记》的总体记载还是比较真实,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难免会有夸张修饰。 可以理解。 司马迁的伟大的伟大之处在于创造了《史记》这种纪传体形式,这种纪传体通史也奠定了后世正史的基础。

下一篇:常州韩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上一篇:韩国导演金基德至今有哪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