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要挖多少年(秦始皇陵墓挖了多少年)

2022-12-04 05:00:5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8

“坟墓是所有的路径的尽头,是一扇虚无之门。 ”诚如此言,无论王侯将相亦或泱泱凡夫俗子,皆逃不过生老病死。 这世间最公平之处便在于此,坟墓是每个人逃不过的归宿。

因而也就形成了世界各大文明相同却又各自别树一帜的墓葬文化,我国亦属其中之一。 在我国有着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坟墓,前后贯穿整部历史,对于研究过去人类的生活与文化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一、发掘秦始皇陵的高昂成本——时间成本

秦始皇陵发掘对于我国诸多领域的意义自然不必赘述,那么为何时至今日依然进展缓慢,国家及有关方面为何不加大投入使得秦始皇陵重见天日呢?

并非不愿,而是其间成本过于高昂,一组对比数据告诉你秦始皇陵墓要挖多少年,要花多少钱?

首先在时间上的成本是非常漫长的,可谓是遥遥无期。

从面积上来看,作为我国截止目前所发现的最大先秦墓葬,陕西凤翔秦景公一号墓占地面积为5334平方米。

而秦始皇陵的占地面积已然达到了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七十八座故宫。 而其中至少需要挖掘250000平方米左右才能完成,俨然是秦景公一号墓的将近50倍左右。

反观秦景公一号墓的开掘历程,自1976年发现直到1986年彻底完成清理工作,其间历时长达十年。 因而,在面积达到秦景公一号墓50倍的情况下,是否就意味着秦始皇陵需要经过500年时间的开掘?

而这一数据尚且不曾计算深度,秦始皇陵的体积也是空前的。 秦始皇陵的封土高度达到115米,相当于三十层楼那么高。 若是将高度加入其中,那么这个发掘所需的时间必是要成倍增长的。

例如众所周知的兵马俑坑的发掘,其总面积为20780平方米,而历经30多年发掘至今,却只挖了大概4500平方米,仅占其总面积的不到四分之一。

当然秦始皇陵整体分为四个层次,最为核心的部分地下宫城、内城、外城、外城以外。 若是将其近25万平方米的地宫面积作为核算依据的话,那么按照兵马俑坑的挖掘速度来看,需要至少1600年左右。

显而易见,无论怎样一番对比秦始皇陵的发掘工作都是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的。

二、资源成本

而发掘秦始皇陵需要投入漫长的时间以外,物资人力等亦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再来看看其间所需要的资源成本。

例如,秦始皇陵宏观来看是由“其大如山”的封土堆,以及地宫略呈截去锥尖的四棱方锥形,这两大部分。

因而想要完全发掘秦始皇陵,那么首先最为基础的便是地宫之上的封土堆悉数挖掘,单单这一项就有专家进行预估之后认为,需要耗费资金达到了600亿左右。 而这仅仅是“搬开”上边土山的价码。 那么由此可见,若是完全开发秦始皇陵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可谓是天文数字。

毕竟“挖土”乃是最为基础的工作,随着发掘项目开展工作的难度提高,其所需投入的资金必然是要一番突飞猛涨的。 若是整个工程结束期间资金的投入是不可估量的。

而除却资金以外,首当其冲的便是人力、物力。 人力上,各类专家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等的薪资问题,而除此以外各类型必要生活物资以及医疗物资等皆要大幅度投入。 其数目难以核算亦是一个天文数字。

三、技术成本

那么此处素来是有所异议的,例如上述无论资金抑或人力物力都是有价的,而开发的时间成本虽然漫长,但只要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多方向开展发掘工作,那么这一时间必然会随之缩小。

实则不然,其间另涉及技术的问题。 在开发秦始皇陵的过程当中是必然会面临许多技术问题的,而如何攻克这些问题,资金上亦是一项巨大开支。 众所周知,科研往往是最烧钱的,动辄就是几千万甚至十亿百亿,这一资金乃是巨大损耗。

其次,依旧在于时间,一旦因为技术层面的原因而停止发掘的话,那么发掘的时间亦必然会随之无限延长,唯有相关技术有所突破之后,才能够继续发掘,否则冒然开展反而是对于秦始皇陵的破坏。

例如秦始皇陵当中的陶俑本身是色彩斑斓的,但是随着陶俑出土暴露于空气之中,很快便失去色彩,变成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 不过随着后来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已然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因此,其间庞大的支出虽然相较于国家整体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但是从多方面考虑并不适合发掘。 时间成本与巨额资金暂且不考虑,单单其间随着开掘而出现的技术问题便将发掘工作拒于门外。

况且有此时间与资金,若是投入到其他方面对于我国国力而言,必是一番长足进步,而用以开发秦始皇陵的话,其所能够创造的实际价值是仅限于考古等多个相关层次的,而对于我国整体发展而言是缺乏助力的。

并且从长远角度来看,其未来回笼资金的方法主要还是在于对旅游的再次开发扩大,而相较于高昂的成本投入,这份回报是漫长的。 俨然可以作为,投入一片大海,而回报却是涓涓细流来形容。

因此,相信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一定可以大幅度缩减开发秦始皇陵的时间、资金等多项投入,并且技术相应难关亦水到渠成,留与彼时再行发掘亦是不错的选择。

四、开发秦始皇陵的危险

众所周知,秦始皇陵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并非其开发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而是其神秘的面纱之下,其中的危险性。 而除却未知的危险,单单已知的危险便是目前科技所难以解决的。

其中记载最多的便是其墓道之中由机关所控制的弓箭,一旦有人踏入其中便会为乱箭射杀。 除此以外,另有水银这一大麻烦。

秦始皇陵之中的布局据《史记》所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

根据秦始皇生前宏远,纵是身死亦要为地下之王者,他在自己的陵墓之中亦是重现了一座“天下”。 其中囊括,日月星辰、山川湖海。 而山川湖海便是设法灌入其中的水银。 其中的水银亦是以现在科技手段观测证明了它的存在。

而众所周知水银是含有剧毒的,并且据观测发现其中的部分水银处于半漂浮状态,毕竟水银本身即便处于常温状态下亦会扩散,并且能够通过毛孔进入人体。

因而若是地宫冒然打开,其中的水银或有一定可能随着空气大幅度向外扩散,那么可能造成两种后果,首先是势必要对附近人类动物等生态环境造成大肆的破坏,其次则是在于贡分子大量外泄亦会导致秦始皇陵内部压强减小,由外而内产生挤压致使秦始皇陵地宫坍塌。

因此,其间的危险性可想而知,而且这仅仅是诸多难题之一罢了。 因而若是在技术尚且不成熟的情况下,冒然发掘秦始皇陵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亦是由此这一项目始终是进度缓慢,在等待着其可以彻底现世的“良机”。

诸如,秦始皇陵这般的历史瑰宝,不仅仅是对于我国历史文明等有着重大意义,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亦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几千年璀璨文明的一大象征。

因而,面对这些事物之时切记谨而慎之,避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否则亦将是全人类的一大损失。

下一篇:近期《向幸福出发》观后感一篇,谢谢?
上一篇:请问你在自己家庭排行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