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解读此次寒潮天气有哪些特点(四种特殊天气的时间地点和特征)

2022-03-19 03:13:0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5


寒潮:

1、概念: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

2、时间: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

3、影响:(害)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中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天气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剧烈降温,低温能导致作物霜冻害、冻害和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灾害,常会给工农业带来经济损失。

(利)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

梅雨:

1、概念:梅雨(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

2、时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

3、影响:各年梅雨期开始有迟有早,梅雨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有的年份,梅雨锋不明显,出现“空梅”,形成干旱天气。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江淮流域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天气。

台风:

1、概念: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称海温高于26℃的热带洋面上发展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s)为台风。

2、时间: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

3、影响:台风导致大批房屋、建筑被毁,城镇、农田受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风的危害主要由其伴随而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三个因素构成。

(1)强风:强风的危害主要有:吹毁房屋、建筑及高空设施,压死压伤人员;刮断电力和通讯线路,导致电力、通讯中断;吹翻车辆、船只、行人,吹毁农作物,吹倒甚至拔起大树。

(2)暴雨:暴雨的危害主要有:造成平原洪涝,使城镇、村庄、农田受淹,城市内涝积水;引发山洪、地质灾害,冲毁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甚至吞噬整个村庄;导致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或漫顶。

(3)风暴潮:风暴潮的危害主要有:掀翻海上船只,冲垮码头、养殖场以及各类设施,冲走附近人员;造成海堤溃决,海水倒灌,冲毁房屋、建筑,淹没村镇、农田;造成潮水顶托甚至倒灌,导致城镇排水不畅、内涝加剧。

沙尘暴:

1、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 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2、时间:沙尘暴一般多在冬春季节。第一个多发区在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三片,即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吐鲁番-哈密盆地经河西走廊、宁夏平原至陕北一线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及鄂尔多斯高原

3、影响:沙尘暴天气是中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1)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

(2)生产生活受影响。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

(3)生命财产损失。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市、武威市、武威市民勤县、白银市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死亡50人,重伤153人。

(4)影响交通安全。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

(5)危害人体健康。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时,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进入到口、鼻、眼、耳中。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尘土若得不到及时清理将对这些器官造成损害或病菌以这些器官为侵入点,引发各种疾病。

(三)多旱涝灾害

洪涝多出现在夏季,南部地区多发。

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华北地区。

相关关键词:官方解读此次寒潮天气有哪些特点
下一篇:vegetable是可数名词吗(vegetable什么情况下不加s)
上一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