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活着》,除了福贵所有人都非正常地死了,他为什么还能活下去?

2022-12-04 01:08:0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8

因为余华的《活着》,才让我静下心去思索“活着”的人生。 《活着》,是一部背负苦难的人生,活着,就是一次携手“爱”与“磨难”的前行,也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只有,活着的人生才有意义。

余华的《活着》,我读过多次,每次读他的作品,都会有不同的体验,情绪一直被他所牵引。 起初的阅读,总有一种难以抑制的郁闷和伤感挥之不去,久久不能释怀。 读的次数多了,在那些痛苦挣扎而又略显生机的故事情节中,不由自主地独自咽下了辛酸和苦楚,收起了眼泪和感叹,抛弃了愤懑和怨恨,情感开始慢慢沉淀,静静地去品味、去思索……

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是忙碌于生计,俯首于人前,在挣扎中苟活?

在《活着》中徜徉,跟随着主人公“福贵”多舛的命运,品读他变化无常的人生。 渐渐明白,人生,其实也就像余华的作品,字数不限长短,用语不必华丽,淡淡的,好似清茶一壶,能读懂的人,回味悠长,足可品味出个中的滋味,而不懂欣赏的人,只能在淡淡的苦涩的体验中浅尝辄止。

余华,作为一位青年作家,也是一位真正用内心在写作的学者,他用中国人的良知倾诉了对国家的热爱,对于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物命运的喟叹。 他的文字真实到近乎刻薄,对于历史的真实也毫不避讳,评价极为中肯,真实而客观地着墨,血淋淋地撕剥着不同时代特色下人物的生存状态。

余华不去否定历史,不去掩盖过失,也不去粉饰罪恶,更没有在一片休明盛世的景象中,高唱滚滚向前的时代凯歌。 而是,难能可贵地进行了一次深层次、长期的反省。

余华,一个不畏权贵,一切凭内心真实的感受说话的作家,用他的真实演绎了背负苦难的人生,正如人生无常的“福贵”,从不谙世事的腐朽少爷到独自流浪的穷人。 他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面对亲人的离去,面对苦难的挣扎,一次次倒下,又在悲痛之后的一次次地站起。

总之,“福贵”的人生,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后的人生,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经典剧。 《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镜子,《活着》是一部人生的缩影,面对身边的人一个个地非正常地死去,它让我们明白只要活着就能见证美好,或者丑恶。 只有活着,无论长短,不管好坏,那都是人生最真实的精彩!

了解更多@撒野的蚊子

下一篇:南京四海浦鑫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上一篇: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摇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