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银行的存款利息有点少,未来利率水平会怎样变化?

2022-12-04 00:30:5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3

储户普遍觉得银行的存款利率低,跑不赢物价指数,但是感受归感受,未来发展趋势呢?

先说结论,如果从现在到未来比较长时间看,目前的存款利息已经是在高位了,未来估计还会逐步降低,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不会做大的调整,但是商业银行的实际给付利率会下降。 为什么人民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不会做调整?而商业银行的给付利率会逐步下降?主要是受到以下三大方面影响。

我国的基准利率水平目前并不高,人民银行长期调整存款的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在人民银行自2015年最新调整了基准利率后,4年间再未做过调整。 目前存款利率调整到活期的0.35%到定期3年的2.75%,与此同时,也放开了对于存款利率的指令性管理,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上可以自由定价,灵活竞争。

我国存款基准利率长期看是逐步走低的,调整频繁性逐步降低

在过去的自1990年以来的29年时间内,我国存款基准利率总共调整了38次,但是自2015年开始,近4年时间,没有再做任何调整。 同时以活期储蓄基准利率来看,从最高的2.88%到目前的0.35%,这些说明了什么?

1.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性逐步增强,基准利率也在逐步走低。 那么未来如果不出现大的经济波动,基准利率也不会轻易做改变,而且随着经济越来越发展,基准利率还会有向下的趋势。

2.过去人民银行平均不到1年调整一次基准利率,但是现在4年都未调整,除了存款利率自由波动影响之外,说明使用利率工具来影响经济发展的动机越来越弱,经济发展的内在主动性更强,更加不依赖利率调整来强刺激。

存款利率自由化决定了商业银行的自由利率竞争,而非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强管控

2015年人民银行在利率管制方面也做了重大改革,出台了利率自由化决定。

人民银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1.目前人民银行对于利率的管理越来越放松,越来越市场化。

自2015年之后,人民银行在前两年指导性还挺强,基本上商业银行最高存款利率不得突破同期基准利率的50%。 之后管理越来越灵活,尤其是自去年底开始,随着去年民营银行存款产品的利率上限突破,目前的指导性管理已经放松很多。 所以未来存款利率市场自由浮动是一个大趋势。

2.商业银行存款的实际支付利率都会在基准利率以上,所以不需调整基准利率

目前4年多,各个商业银行从市场竞争考虑,从客户对于利率的敏感性考虑,实际给付存款利率都在央行的基准利率之上,这样导致基准利率就变成了一个下限管理工具。

在去年开始的民营银行存款大战来看,存款利率的上限仍然受到管控,按照楼部长所说“收益超过6就要警惕”,所以最高也就出现过东北振兴银行对的五年期的6%的收益,而目前看市场利率还在持续走低,再也回不到第一季度的高息态势。

小结下:从趋势分析,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基本上不会升高,也不会再频繁调整,长期看还有走低的势头。 相比国外成熟国家,我国存款利率还是在一个相对高位,还有下行调整的可能按照我国发展规划纲要,中国现在正在走向中等收入国家的道路上,那么对于国外那些先行国家,存款利率的现状和趋势是怎么样的?

从成熟国家的管理经验来看,存款利率逐步向下走低是一个大趋势。

经济越成熟,市场利率越会趋于稳定。 在西方发达国家,存款利率其实非常低,当然同样贷款利率也比较低。 因为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也相对固定下来,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小。 目前很多国家存款年化利率都在1-2%之间

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统计,货币市场帐户的全国平均利率则略高于0.18%。 三年定期储蓄利率为1.07%从经济特别稳定的发达国家来看,甚至走向了存款负利率的道路

存款利率为负,也就意味着不仅银行不会付给你利息,反倒还要收取存款保管费。 目前在我们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过世界上有这么几个国家,目前的存款利率确实是负的。 例如:

瑞士的基准利率为-0.75%,存款利率为-0.31%左右。

欧元区国家的基准利率为0,存款利率为-0.4%,存款利率比瑞士还低。

挪威的人均GDP很高,但银行存款利率却很低,其目前的基准利率为1.25%,而存款利率却是0。

丹麦目前的基准利率只有-0.65%。

瑞典的基准利率为-0.25%,但存款利率却低至-1.00%。 这个存款利率,或许是所有国家中利率最低的了。

小结:中国会越来越走向富裕,那么这些国家的今天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当金融市场足够发达之时,储蓄就变成了一件无意义的事情,都需要转换成投资或者消费。 从国际市场上看,存款利率越高,表明国家经济越不成熟,而且非常不稳定。 目前在国际上市场利率比较高的国家,例如巴西,委内瑞拉,东南亚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存款利率都在7以上。 为什么?

因为在经济不稳定地区,通货膨胀预期因素比较强,大家都需要一个高收益的存款利率来保证资金不贬值;

在新兴国家,经济发展需求旺盛,那么需要大量筹措社会闲余资金,自然筹措资金的成本也很高。

在某些新兴国家,市场机遇比较多,所以很多行业的利润率也上下大幅波动,可以出现高利润行业和发展机会,借贷机会成本也比较高,自然也能承受高息贷款成本。

小结:当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走向稳定发达国家,就是一个存款利率不断下行的过程。 社会足够富裕了,自然也对于储蓄的意义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为什么今年出现了那么多高利率存款呢?未来还能延续吗?今年中国持续率持续提升,高利率存款也井喷不断,这其实这与经济调整大环境和金融投资小环境两方面影响,并不能太长时间的持续。

民营银行的急速增加,造就了高息存款产品的出现

自去年开始,人民银行加紧银行的改革试点,审批了多家民营银行的开业申请,但是这些银行需要生存,靠常规手段无法同原有大商业银行竞争,存款高息成了最快捷、效率最高的武器,所以自去年年底开始,开始了存款大战。

互联网金融避险的需求增加,导致各行大力吸收存款

在近几年互联网金融野马狂飙之后,现在是一地鸡毛,投资者已经从大胆尝试变成了惊弓之鸟,回归存款进行金融风险躲避成了最佳选择。 此时银行吸储成了最佳时机,金融创新产品的成熟化正好大力开始推广。 智能存款、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上升疲态已现,未来很难长时间维持高息存款产品

在2018年底,央行就曾针对智能存款进行过窗口指导,约谈了部分银行、第三方互联网销售平台等机构,关注智能存款利率不断上升情况。

5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23号文),要求排查银行结构性存款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的情况。

5月21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召开会议,要求银行行业自律,清理按日均规模分档计息的活期存款产品。 目前有大行的部分智能存款产品到期不再续约或者计划停售,多家股份行开始着手梳理或者收缩智能存款业务。

目前,不少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依然在售,不过有些高息存款已实行每日限额购买。

小结:高息存款创新产品在去年到今年第一季度达到了高潮,现在逐步潮水退去,存款利率又开始逐步走低。 未来利率长期看低,但是中短期还需要配合经济转型,储蓄支持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持一个逐步稳定的水平,如果选择一个对标利率,香港目前存款利率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参照物。 例如一年期定期存款会相对固定在2左右,三年期定期存款会固定在4左右。 个别创新存款产品,个别扶持发展的民营银行可能还会有相对利率比较高的产品出现,但是总体不会再出现年初的盛况了。

对于低风险投资储户来说抓住现有时机,多买一些高息存款,还是不失为一条理财好出路。

下一篇:有哪些值得推荐的青年漫画?
上一篇:银行卡里的钱没有利息吗?在取款机上能定期存款吗,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