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的原因)

2022-12-03 21:02:1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1

秦国能从偏居一隅的小国,变成战国七雄进而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无疑是一个充满励志的故事。 这故事的起点,要从一个弼马温开始说起!
秦国的出现,源自周王的战略诉求。
西周王朝时期,为了能在和西方犬戎争锋的时候占据战略优势,周王朝军队需要大量饲养马匹,善于养马的秦国始祖秦非子(?―公元前858年)因为专业对口,养马养的很成功,获得了周孝王的赏识。
养马需要牧场,于是周孝王将秦地(治都秦邑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封给了非子,让他成了专职养马的诸侯。


(秦国:养马族)

养马就是秦国的起点,在为周王朝尽心尽力养了数百年马之后,西周发生了件大事。
周幽王主政的时候,看似强大的周王朝,居然被犬戎攻破了都城,横死的周幽王,还有破败的家园,让继承位置的周平王无奈只能东迁洛邑。
因为在周平王东迁过程中护驾有功,秦人又一次获得了周王室的封赏,这次给的地盘居然是周王朝发源地的岐山西地。
只不过这封赏,口惠而实不至,那地方经过周幽王动乱,已然是犬戎的地盘。
但,这个不打紧,老秦人战斗力比较强悍,将这个地盘给抢了回来,就此,秦国也从从一个小诸侯国,摇身一变成了实力还行的诸侯。


(春秋早期的秦国)

周王室东迁,开启了春秋战国的序幕,随后的时代,变成了五霸更迭的时代。
在春秋时代秦国也一直是一个励志的存在,混得也还不错,
就是爵位低微,让秦王很难过!
为了能获得东方诸侯的认可,秦国历代君王都不断致力于东进,希望能融入当时的主流文化圈之中!
这事啊,终于在晋国内乱时获得了机会。
晋文公的四处游走和流放,让秦穆公看到了干涉东方大国晋国内政的机会。
在刻意拉拢还有结亲之下,秦穆公成了晋文公的岳父不说,还成了晋文公能回归晋国成就霸业的关键人物,这就是秦晋之好的由来,也在那段时间,提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
可惜的是,这秦晋之好并没有维持多久就爆发了战争。
秦晋崤之战的败仗,让秦国致力于东进的举措严重受挫!
后续秦穆公虽有霸主名号,可这名号的成因更多的是威震西戎,而不是震慑东方!


(威震西戎的秦国)

随后历史步入了战国时代,迭起的变法,还有秦国根深蒂固的旧贵族势力,让秦国国力一日不如一日,成了新霸主魏国捶打的对象。
阴晋之战,秦人五十万惨败在吴起带领的五万魏武卒之下。
这场惨败,还有惨败后的痛定思痛,终让秦国迎来转折时刻,也开启了霸业的序幕。
一轮惨败后的秦国人,在秦孝公带领下开始痛定思痛,商君的来投也让秦孝公找到了强国的方略,随后就是商君变法。
由此,才有了秦国崛起进而统一的最关键因素出现,那就是秦国的军国主义化。
秦孝公变法前的秦国,地理位置并不算好,物产也不丰富,国内的各阶层矛盾此起彼伏,阴晋之战的惨败,让秦国随时有覆灭的可能。
一个混乱的秦国,要强大最需要的是什么?所谓不破不立,最关键的当然是彻底改革,将所有的国内矛盾通过变法改革转移到国外去。
商鞅变法就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军国主义实践。
通过变法,秦国将最核心的内部矛盾,通过军工授爵给予老百姓出头之日的方式,给予了各个阶层迁跃的机会。
变法之后,举国上下所有人的矛盾,都从内部矛盾转移到了外部。
只要在战斗中收获军功劳,你就能晋爵,只要种田种得好,你也能晋爵位,至于这战功和爵位封赏哪里来?打出来的呗!


(商君变法)

将打仗作为基本国策,将耕战变成治国方略之后!
秦国成了战国中最为另类的国度,耕战成了秦国的时代主题,也成了秦国统一民心士气的工具,更成了秦国强大的根源。
一个人人奋勇争先只为种好田,打好仗的国度,无疑是一部纯粹的战斗机器。
放弃了其他一切,只为耕战而存在的秦国,国家军事力量超绝,开始了不断对外征战的步伐!
从此之后,东方六国不断遭殃,纵横捭阖之间,秦国的霸业渐成。
等到秦昭襄王上位后,秦国更是变本加厉,践行远交近攻战略的秦国,开始了和东方六国国战的序幕!
伊阙之战,韩国魏国元气大伤白起崛起。
五国伐齐,齐国元气大伤,就此成了和平主义者。
鄢郢之战,楚国元气大伤,被迫迁都,曾经的辉煌不在。
华阳之战,白起和魏冉率军打破魏赵联军,几乎打掉魏国最后的底气。
长平之战,白起跟进一步,一场惨胜之后,将东方六国中唯一有能力抗衡秦国的赵国打的家家竖起招魂幡。
一连串的战争,彻底树立起了秦国战国最强的地位,也让后续平定六国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随后岁月,虽然也有被信陵君克制的两场战争,但秦国一统天下大势已定。
这一切,其实都是军国主义思路的实践体现!


(秦军)

国家因战争而存在,战斗以征服而存在。
可军国主义并不是可以永续存在的事情,当战争没有了,吞并到没地方吞并之后,如果不改弦更张,这个国家将陷入惯性之中最后被自身的冲动给瓦解。
从这个角度看秦国,真是成也军国主义,败也军国主义。
何以如此?不过是军国主义制度,是能最大限度发挥国家潜力,挖掘国家军事实力,让国家成为军事强国的手段而已。


(二战德军)

当年二战时候的日本和德国,莫不如此,都是以军国主义立国的国度。
日本在二战爆发前深陷经济危机之中,为了缓和内部矛盾,寻求入侵中国转移内部矛盾的同时,也为经济危机中无数陷入失业的贫民们找到了就业的方向,那就是参与战争,从战场上去掠夺。 日本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敌人越来越多,最后收获惨败。
德国在二战爆发之前,也一样深陷经济危机之中,为了缓和内部矛盾,希特勒以军国主义思想上台,通过强化军工复合体重整军备的方式,拉动生产扩军备战,短时间内就让德国成了欧洲第一军事大国!
成了军事大国之后的德国,暴起伤人,闪电战如旋风过境席卷欧洲,无数国家沦陷。
可德国依旧难逃军国主义的宿命,在不断进攻中渐渐泥足深陷,终于一头栽倒在了天寒地冻的苏联。
看过日本和德国,再看秦国!
秦国就是在古典时代,实践了军国主义的超前国家。
秦国也用这场社会实践课,诠释了另类的强国之道,只是这军国主义就如毒品一般,在让国家获得短暂快感之后,终将伤及自身,最后惨淡收场。

下一篇:2021-2027年中国LBS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上一篇:台州市黄岩万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