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传染吗?(精神病会不会传染)

2022-12-03 19:53:1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04

精神病传染吗?

常规理解,精神病可能遗传,并不传染。 但事实上,确实有二类精神疾病可能互相传染。 先来看一些案例:

案例一:某小学的学生,先后出现精神异常,首发病例为一个女性,称自己看到“鬼”并晕倒,随后有39名同学都看到“鬼”,其中有34名为女生。

案例二:某地区数名男性称自己的“重要器官(读者自行脑补,确实如你想的一样)”缩回去了,为此焦虑、恐惧,于是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担心自己的......(此处省略三个字)也缩回去。

案例三:患者于某,1周前其爱人出现精神失常,表现胡言乱语、骂人,感觉周围邻居都想通过各种方式害自己;1天后于某也出现类似精神异常。 背景资料:患者丈夫患精神分裂症,一直服药治疗,患者于某无精神疾病发作史,也没有家族遗传史。 性格上,于某性情温和,顺从,依赖性强。

案例一、二属于同一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癔症的集体发作。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一方面,这些患病人群往往具备癔症性的人格基础(自我为中心、受暗示性强)。 另一方面,环境因素:通常癔症机体发作的环境常见于学生、军队等,这些人往往具备着相同的年龄和文化背景,而且彼此之间感情比较亲密。

虽然癔症可能传染,但并不代表一定传染,这类人群往往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缺少对事物的高度判断的能力,而且,具有强烈的受暗示性,也就是说,遇事容易紧张、焦虑。 这类人群往往看到别人患病后,会不自觉的寻找自身的感受,并将这种不适感放大,于是,就可能造成了相互之间的传染。

记得上学时有这样一篇英文笑话:一位老人采了一些蘑菇,虽然害怕蘑菇有毒,但还是做了菜,吃了进肚子,而且在自己吃下的同时,也给自己家的小狗吃了。 几个小时后邻居跑来告诉老人,她家的狗死了,老人很快就出现肚子痛、呼吸困难,后来邻居告诉她,小狗是被车撞死的......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却说明了“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

案例三,虽然看起来和一、二有些类似,但它属于感应性精神病,同样是被传染获得的案例三中,丈夫确实患有精神分裂症。 但妻子由于自身性格过于依赖丈夫,顺从,且发病特点与丈夫很接近。 其实单凭这两点,还不足以诊断感应性精神病,后面还有治疗:往往这类人群会随着前者的病情好转而好转,而更加奇怪的是,被感应者丝毫没有得到用药或其他治疗。

通常,发病的原发者和继发者长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彼此之间感情深厚,而且原发者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对继发者的思想有重要影响,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值得庆幸的是,不论是癔症的机体发作,还是感应性精神病,都属于短暂的发病。 尤其后者,当把被感应者与前者隔离后,患者可能自愈。 所以回到题主所举的例子:有一条街,从北往南大概十几家,那些人相继成为了精神病,一家至少一个,多数是女性,男的只有两三个。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我们说的癔症的机体爆发。 这些人群,更适合的办法就是改善他们的不良认知,而不是单纯的药物治疗。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问题

下一篇:写作时模仿是不是抄袭?(写作模仿与抄袭区别)
上一篇:11年前湖北24岁女子凌晨失踪案至今未破,如今被爆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