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古者最害怕发现鸡蛋?

2022-12-03 14:40:5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7

有人说,因为墓中缺氧,盗墓者会放个老母鸡进去探探路。 发现了鸡蛋,就意味着这座墓被盗了。 这种解释看似合理,其实大错特错。 考古者最害怕发现鸡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墓中有鸡蛋,必是大户人家鸡蛋,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食材了。 而且鸡蛋比肉类便宜,所以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家,更喜欢消费鸡蛋。

母鸡孵蛋

但是在古代,鸡蛋可是绝对的奢侈品。 古代的人们养鸡,都是散养,既没有营养丰富的饲料,也没有各种催生激素、防病疫苗,甚至连吃剩的残羹剩饭都没有,所以鸡蛋的产量很低,个头也没现在这么大。 寻常人家,没有养鸡的习惯,或者说养不起鸡,即便是养得起,母鸡下的蛋也舍不得吃,要么留着换银子,要么再孵小鸡。 以明朝为例,一斤鸡蛋可以换五十斤大米。 这么昂贵的鸡蛋,普通百姓吃得起吗?

古人视死如生,通常都会把生前最喜欢的东西带入地下,包括生活用品。 所以,考古学家在墓中发现了鸡蛋,就意味着此墓一定是大户人家。 而且这鸡蛋,是比金银珠宝还要贵重的陪葬品。 我国的考古工作者,曾在河南、山西、江苏、重庆等地发现过用来陪葬的鸡蛋。 无一例外,这些墓的主人生前都是王公贵族。

考古工作者在墓中发现鸡蛋,与其说是害怕,不如说是激动,因为这意味着发现大墓了。

第二、墓中有鸡蛋,必须小心伺候考古中发现的鸡蛋,通常都是用陶罐装着,罐脆蛋也脆。 只有用陶罐装着的鸡蛋,才能够保存完好。 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时间的沉淀,这些陶罐和鸡蛋变得非常脆弱,稍微一碰就有可能破碎。

考古中发现的鸡蛋

一旦破碎可不得了,就有可能终结这名考古工作者的考古生涯。 因为这些陶罐和鸡蛋太珍贵了,陶罐是价值连城的国宝,鸡蛋是实打实的比金蛋还要珍贵的文物。

在我国考古历史上,还真就发生过鸡蛋破碎的“惨剧”。 有位考古工作者,第一次见到墓中的鸡蛋,感到非常好奇,于是就摸了摸。 这一摸不要紧,鸡蛋全碎了,蛋壳里流出来的蛋液臭气熏天,弥漫到整座古墓之中,参与发掘的整个考古团队都深受其害,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鸡蛋的启示鸡蛋,一个普通的食材,却见证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我们今天所享有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物质条件,有很多在古代是无法想象的,有很多就连皇上也享受不到。 比如乾隆六下江南,即便他是万人之上、九五之尊,也必须忍受舟车劳顿,长期的奔波。 而现代的我们,可以选择飞机、高铁或私家车,几个小时就能到达。 在古人看来,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鸡蛋

现代社会,我们大部分人活得都很压抑,常叹生活不易。 我们不能否认这个事实,但是,我们更要明白,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条件,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几千上万年的艰辛历史。 不要想着穿越,穿越到古代,你一定会痛苦到崩溃。

所以,朋友们,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珍惜当下。 我们也应该感谢我们这个国家如今的日新月异、和平稳定。

下一篇:怎么吃小龙虾才美味?(吃小龙虾美味的形容词)
上一篇:扇贝肉怎么做才美味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