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构暴雷,教育机构该何去何从?

2022-12-03 13:40:1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91

感谢邀请:

校外教育机构应该迅速转向从家长视角、为人口生育服务。

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和唯一进化出抽象符号社会文明的高等级动物族群,人类同样是自然生命体系中为数不多完全依靠直立行走的胎生哺乳动物。 为了适应身体结构进化需要,人类只能被迫降低婴儿出生之时的综合发育水平,人类婴儿出生之时犹如大号的“胚胎”、不具备任何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人类婴儿出生之后需要被照顾、被教育的时间最长,按现代人类文明标准计算婴儿从出生时的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脱变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至少需要15年【根据各国司法界定的不同,全世界法定成人年龄从15岁到21岁不等,我国视18岁以上为、身体健康、智力正常的公民为成年人,具备完全自主民事行为能力】。

教育本是自然生命赋予父母最光荣的神圣职责。 然而,人类是非团结协作不能繁衍生息、非分工合力劳动不可裹腹,人类社会繁衍生息从古至今都必然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难题——劳动时间无法兼顾抚育子女。 因此,人类祖先很早就懂得了必须把孩子们集中起来、选任最有学识的长者进行成长辅导,以“易子而教”的方式缓解生育孩子与参与生产劳动之间的时间管理矛盾。

工业革命以来,出生死亡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给全世界带来人口爆炸与人口红利;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环境变化,社会人均生育率持续走低+人均寿命延长给全世界带来了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 适应人口结构从人口爆炸与人口红利向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转型成为检验一个国家维持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能力的根本体现,发达国家作为转型的先行者其高估了社会教育+科技辅助+鼓励生育+完善养老可能起到的积极导向性、低估了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冲击。 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鼓励生育、计划生育,人口快速从正金字塔过度到倒梯形结构、转型时间短+落差大、老龄化+少子化多社会繁荣可持续发展冲击力更大。 因此,校外教育机构应该迅速转向从家长视角、为人口生育服务的正确发展轨道上来,不能单纯以做大市值、与学校比拼谁教授课程更专业为创设前提。 那么,现代社会分工协作体系之下,哪些是阻碍家庭生育的绊脚石呢?

1、时间。 孩子出生之时作为“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需要在家长形影不离陪伴数年【约15年,根据各国司法界定的不同,全世界法定成人年龄从15岁到21岁不等】之后才能逐步习得自主行为能力。 所以,校外教育机构应该为家庭生/育子女节省时间、为孩子们提供更全面的成长托管服务。

2、物质。 孩子成长发育非常快,很多耐用物品孩子还没用过几次就长大不能用了。 但是,不给孩子买有害怕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成长,因此家庭中许多儿童耐用品都成了真正的低值易耗品。 所以,校外教育机构从家长视角、为人口生育服务就应该提供更多优质童年成长辅助耐用品,在丰富儿童童年学习成长资源的同时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3、童年社交。 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的社群性高等级动物,人类社会分工协作体系最复杂、范围最广,而且童年生活是每个人形成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 但是,优生优育之后的家庭成长环境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样社交体验的需求了。 所以,校外教育机构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完善的社交场境,特别是体验深度友情社交的邻里协作场境。

教育是赋予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辅助人们增长见识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它不单单局限于教授知识、它更需要协作家庭做很多辅助孩子成长的“无用功”,比如陪伴时间、教辅资源共享、情感体验等等。 所以,校外教育机构除了对学校教育做补充之外还有许多更为重要的延伸服务可以做......

下一篇:遂溪县洋青王小丽普通货物道路运输户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上一篇:中国有声优吗?你喜欢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