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怎样评价胡适的?(黑格尔怎样评价中国历史)

2022-12-03 10:41:1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1

胡适得到了美国资助开始到美国去留学了。 胡适有旧文化的底子,他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他到美国留学却谈不上有什么目的性。 1917年,胡适留学学成回国,此时他的眼光已经完全改变了,他要用在美国学到的东西来改造古老的中国。 不久,他和陈独秀刮起了一股新文学运动的浪潮,胡适举起了白话文的大旗,而鲁迅不久就加入了新文化运动,并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 可见他们两人虽然立场观点一致,但是两人的底蕴是很不相同的。 胡适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鲁迅则以有丰富的人生历练。 胡适不乏大学毕业生的热情,而鲁迅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鲁迅要比胡适冷静和深刻的多。

鲁迅投身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小说就是《狂人日记》,而胡适则以写作新诗见长。 此后的几年,两人的名声如日中天,也互认朋友和同志。 这种情况维持到最早的杂文集《热风》告一段落,鲁迅对西方文明的热度快速下降,而转入富有深意的短篇小说的创作,他的人生经历发生了作用。 而胡适则是志得意满,陪同他的美国导师杜威在中国到处演讲他的实用主义哲学。 这实际上埋下了两人分道扬镳的种子。

两人真正的决裂是从对待从西方留学回来的所谓正人君子的不同态度开始的。 这时鲁迅从资产阶级的自由派中脱身而去,甚至告别了教育部的工作,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以翻译和写作为生的知识分子。 而胡适则热衷于和所谓知识精英们抱团取暖,并成为他们中最重要的一员,甚至依附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随着鲁迅思想上逐步转向马克思主义,他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锐利的目光投向社会的方方面面,并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其中包括对胡适的揭露和批判。

随着国内国共两党的斗争的发展,胡适自觉的站在了国民党蒋介石一边,直到共产党解放战争的胜利,胡适也被列为战犯之一。 而鲁迅的地位则被毛泽东给予最高的评价。 这绝对不是一场误会,是必然的结果。

现在我们对胡适也要一分为二。 一方面,他是他那一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他们迷信美国,迷信西方文明,主张全盘西化,并自以为是先进人物并致死不变,这是他们的历史局限性造成的,他们站在国民党一边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胡适对中国的新文化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他用西方科学思想为工具从事中国文化哲学的研究也是有贡献的,有许多是开创性的贡献。 我们不应以人废言。

下一篇:摩登新人类的女主角以前演过谁?
上一篇:人可以控制梦吗?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