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现象:形成原理、科学解释、作用意义

2022-12-03 07:58:3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4

40亿年前,地球上的潮汐比现在要高出1000倍,而且以近500公里的时速向岸边推进。 如此,便会以强大的动力伸向内陆,给陆地造成重大的灾难。 潮汐来时,气势汹汹;等它退后,留给陆地的是一片狼藉。 这种巨大的潮汐堪比海啸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不过,像这种灾难性的潮汐已经很少了,因为月亮正在慢慢变小,渐渐远离地球。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因白天为朝,夜晚为夕,所以把白天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这种潮汐现象,使海面呈现规律性的起伏,就像人们的呼吸一样。 那么,为什么大海会有潮涨潮落的现象呢?

17世纪80年代,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认为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而引起的。 这就比较科学地解释了潮汐产生的原因。

现在人们知道,在海洋中,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 由于地球的旋转,这种水位的上升以周期为12小时25分和振幅小于1米的深海波浪形式由东向西传播。 太阳引力的作用与此相似,但是作用力小些,其周期为12小时。 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产生大潮;当它们成直角时,就产生小潮。 除了半日周期潮和月周期潮的变化外,地球和月球的旋转运动还产生许多其他的周期性循环,其周期可以从几天到数年。 同时地表的海水又受到地球运动离心力的作用,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正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 除月球、太阳外,其他天体对地球同样会产生引潮力,但对地球上的潮汐影响最大的仍然是月球。

有涨必有落。 从全球范围来考察潮汐现象,那么一些地方发生涨潮,必在另外一些地方发生落潮;反之,一些地方若是落潮,正好证明另外一些地方正在涨潮。 这种此起彼落的海水运动,称为潮波。 另外,潮汐涨落是通过海水的流动来实现的。 海水的流入造成涨潮,海水的流出造成落潮。 海水不断地从正在落潮的海域,流向正在涨潮的海域。 这样的海水流动,叫做潮流。

总之,从全球范围来看,潮汐现象实际上是海水的一种波动。 它既有垂直的升降,也有水平的流动。 因为海水在潮汐现象中会具有强大的动能和势能,所以很多国家都借用潮汐产生的能量来发电。

下一篇:杨洋算是过气了吗?
上一篇:杨洋代言过什么产品?(杨洋都代言过什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