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烽火戏诸侯的小说,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2022-12-03 06:20:5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1

自小学四年级开始看小说,到今天,已经有20年。 这20年里,从最开始喜欢热闹,不挑剔,有一本看一本,到现在只看烽火戏诸侯,辰东,梦入神机寥寥几人的作品,虽然眼界未必有多高,但是眼睛却刁钻了。 这就像一个食客饕餮,饿的时候,可以无所顾忌,只为填饱肚子,等到品尝过这世间大多数的美味佳肴之后,也就不再随意,开始钟情几个自己喜欢的菜肴。 这菜,不一定要名贵,甚至可以是难登大雅之堂,不足为外人道的家常小菜。

最近这些年,要说翻过来倒过去不厌其烦读过四五遍的小说,大多都是烽火戏诸侯的作品,其中以《陈二狗的妖孽人生》《雪中悍刀行》《老子是癞蛤蟆》三本读过的次数最多。 在烽火戏诸侯的所有作品中,私下以为,以《雪中悍刀行》《老子是癞蛤蟆》完整程度最高,情结设定以《烽火戏诸侯》《陈二狗的妖孽人生》最好。

有人问“同是烽火戏诸侯的小说,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要说,没有差距,都是骗人的。 毕竟大到社会,小到个人,都是会发展的,都有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都有一个跌倒只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哭爹喊娘,到流血流汗自己艰苦下咽的过程。 作为网络小说作家的烽火戏诸侯也是如此。

但是烽火戏诸侯的作品,之间的差距又没有那么的大,尤其是后其的《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和《雪中悍刀行》。 只从这两部作品来看,风雪戏诸侯的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角色名字大多取自诗歌经籍,甚至直接借用历史人物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中主角陈浮生,取自“看破浮生过半,心情半佛半神仙”。 “看破浮生过半,心情半佛半神仙”其实源自清代学者李密庵《半半歌》:“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 ”陈富贵的名字源自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作为哥哥,名字与弟弟陈浮生相呼应。 女主角,曹蒹葭,取自《诗经.蒹葭》。 陈浮生手下第一猛将陈庆之,其人物设定,与南北朝名将”千军万马避白袍“的陈庆之一模一样。 陈龙象源自“三十年众生龙马,六十年诸佛龙象”源自《华严经》原句是“欲做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其他诸如,詹台浮萍,纳兰王爷等都大多如此。 而《雪中悍刀行》中角色也是如此,主角徐凤年,取自我国历史上一位紫砂艺人杨凤年。 北凉谋士李义山,取自唐朝诗人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 徐渭熊,源自《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李白《大猎赋》:“载非熊于渭滨。 ”,徐渭熊角色设定为霸王之辅,后期坐镇北凉出谋划策。

四大妖人,惊才绝艳,属于传说中的人物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雪中悍刀行》甚至《老子是癞蛤蟆》,在江湖剧情设置中都有四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大智,大毅力,大能力近乎神仙的妖人。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中内蒙古有孙满弓,东北有纳兰王爷,南边则有詹台浮萍,还有一个用刀的老佛爷(可能记混)。 《雪中悍刀行》虽然有十大高手之说,但以王仙芝,李淳罡,曹官子,邓太阿四人为主。 而在李淳罡的那一辈武林,则有四大高手,绿袍,红甲符将,李淳罡,枪仙王绣。 《老子是癞蛤蟆》是《陈二狗的妖孽人生》的姊妹篇,同处一个江湖,陈浮生还在其中打过酱油。

诗歌典籍古籍文章的应用,妙不可言

我们现在在网上看到的很多称之为烽火戏诸侯金句的句子,大多不是烽火戏诸侯原创,均有渊源。 比如《陈二狗的妖孽人生》中陈圆殊把陈浮生丢在五星级酒店的套房里面,陈浮生面对繁华的都市夜景甘坐一夜之后,写下的“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一句,源自是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原话是“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余光中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只读诗,未必有心惊肉跳的感觉。 但是在烽火戏诸侯描写的场景中,就是另一番滋味。 《雪中悍刀行》中在北凉绿蚁酒的背景下再读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就是另一番滋味。 原本这两句诗的点睛之笔在后两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但经过烽火戏诸侯的应用之后,别独立了出来。 《雪中悍刀行》中还有一句“十八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以西楚亡国女子凄厉的口味说出来,倍感撕心裂肺。 而这一句“十八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源自五代.花蕊夫人的《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行文布局信手拈来历史典故,恰到好处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中陈浮生的爷爷陈半仙的故事暗合建国初期的天安门重要建筑的建设。 《老子是癞蛤蟆》主角赵甲第,名字取自《新唐书•选举志上》:“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 ”作者在小说中托到《康熙字典》中。 而甲第两字,也符合主角的人物设定,家是牛逼,读书好,武力值高,学习能力强,围棋下的好.....正如烽火戏诸侯所说“身世不如赵甲第,努力当如陈浮生”。 而以架空历史为基础的《雪中悍刀行》对于历史典故的运用更是拿捏到巅峰,角色名字,设定,情结的布局都有相似之处。 北莽高龄女帝,为武则天。 谋士李义山,名字取自李商隐字义山,人物设定,与三国时期的毒士贾诩相似。 大秦王朝的短命,与历史相切合。 北凉,为南北朝时期北方十六国之一。 李当心西行则是唐三藏的戏码,而西行归来,太安城万人空巷的情节又是魏晋时卫阶进京时的场景,《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 ”春秋乱战,则是利用了春秋战国的名号,局势则是混合了春秋战国,五代十国两个阶段。 而大楚的硬气,无论是在哪个混乱时代,都是有名的。 “京观”一词,本是我国军事史上一种血腥凶悍的行为,在此处却是北凉震撼。 离阳的国都太安城,与长安只有一字之差,却有一股莽荒厚重之气铺面而来。 徐凤年梧桐苑的红薯,青鸟,黄瓜等丫鬟,以及对丫鬟的等级分类,大多与《红楼梦》相似。 与樊小钗一起赏灯要吃胭脂的那个公子,及其所作所为也都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所言所行。 学子圣地上阴学宫,则与战国时期的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样的。 张家圣人,则是儒家孔子的翻版。 离阳王朝张巨鹿,与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如出一辙。 其中离阳张巨鹿的各种政策改革,比如郡县之上,设州,刺史是汉武帝时期的改革。 郡县上设立道,节度使,则是唐朝时期的改革。 张巨鹿打压士族,提升寒士的举措,与科举制的开创相似,而文中关于士子行文策论的规矩,则有时明朝八股文的样子。 在《雪中悍刀行》中诸如此类的内容,数不胜数,但却令人不厌烦。 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厉害之处吧。

下一篇:西藏不产红珊瑚,为什么藏族人民有这么多珊瑚?
上一篇:《雪中悍刀行》中的武力排名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