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气动外形需要模仿俄国Su33原型机,而不是美国FA-18E或法国阵风战斗机?

2022-12-03 06:20:2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9

这要从我国从特殊渠道获得的那架苏33原型机说起。 众所周知,我国首款舰载战斗机歼15是在苏33机体的基础上、换装国产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发展而来。 而由于我国前两艘航母001和002号某种程度上是库兹涅佐夫级的延申,而歼15某种程度上又算作苏33的发展型号,可谓是“原汤化原食”。

虽然相关厂所强调歼15是自主研制、从零起步,但是歼15与上图这架从特殊渠道搞到的T-10K-7号(一说是T-10K-3号)苏33原型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这么说,歼15的机体就是对这架苏33原型机的逆向参考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架原型机在技术状态上与定型的苏33十分接近,但是毕竟在来华之前在仓库里待了十几年,整机状态已经很差,不仅无法飞行,甚至其外形尺寸都产生了形变,这对歼15的研制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另外,中国决定在苏33原型机的基础上研制歼15,也是因为中国之前在侧卫国产化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经验,无论是机体材料还是航电系统国产化,都有现成的解决方案。

诚然,由于种种原因,歼15远不是一种完美的舰载机,比如较差的着舰性能、故障频发的飞控,还有相对于5万吨级航母本身较大的机体等。 但是,作为航母舰载机研制经验几乎为零的我们来说,从苏33到歼15是当时唯一可行的道路。

之前中国在舰载战斗机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包括891工程配套的各型舰载战斗机方案,甚至海军还考虑过舰载型歼10。 但是这些方案无一例外的胎死腹中,对于那个时期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舰载战斗机的研制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客观的说,对于中国001、002这种5万吨级的中型航母来说,超级大黄蜂、阵风这样的中型舰载机是更理想的选择,但是中国获得上述两种战机的实物或者技术资料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中国航空工业也没有强到看一眼就怀孕的程度。 毕竟,战机研制不是模型制作,进行逆向参考必须得有图纸资料或者实物测绘,比如歼11系列。

退一步讲,即便我们能对超级大黄蜂和阵风进行逆向参考,以我们当时的技术条件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我们去哪淘换F404或者M88那样的发动机?

至于说上面这两位的缘分,则是另一个故事了......

下一篇:做销售如何找客户?(做销售怎样去寻找客户)
上一篇:东方卫视百里挑一节目的雷人嘉宾(上海东方卫视百里挑一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