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域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海洋化学资源

2022-12-03 05:21:1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6

1.海水制盐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在其他工业部门和农牧渔业中也有广泛用途。 海盐产量约占我国盐总产量的80%。

(1)南方海盐

自古以来,我国海盐生产按地域划分可分为南方海盐区和北方海盐区。 以江苏沿海为界限,辽宁、山东、河北、天津、江苏五省为北方海盐区;其余5个沿海省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为南方海盐区。 由于我国南方和北方气象条件差异较大,故南方海盐区和北方海盐区针对不同的气象条件采取了适应各自区域特点的海盐生产方式。 南方海盐区常年降水频繁,平均气温偏高,蒸发量数值均衡分布。 根据这一特点,我国南方海盐区的主要生产方式是短期结晶,随产随收。 而北方海盐区冬季严寒,日照偏少,夏季酷热,光照充足,而降水期比较集中,因此北方海盐区采取的是长期深度结晶,一年只在春季和秋季两季收盐的生产方式。 其余时间主要用于整治维修滩田和制卤、保卤,提升卤水浓度,创造良好结晶条件。

南海地区虽然高温但多雨,加之众多河流入海,故盐田规模一直不及北方产区。 南海海岸线长度为全国之冠,除部分岸段,如珠江、韩江、漠阳江、南渡江等河口地区,淡水径流影响较大,海水含盐量较低,不易晒盐;一些基岩港湾,滩涂缺失或极度发育,无法平整出盐场,以及有些沙质滩涂有地下水渗出,不利于盐结晶,从而影响盐业的生产。 除此之外,仍有很长海岸可开发利用于晒盐。 如琼西南、粤西沿海、广西北部湾东部岸线,这些区域河流少、气温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是较理想的晒盐场所。 据2008年统计,海南省产盐量11.6万吨,工业总产值4126万元;广东省产盐量14.5万吨,工业总产值5547万元;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盐量13.18万吨,工业总产值4356万元。

(2)海南盐区

海南盐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唐代乾元年(公元758年)就有近海老百姓煮海水为盐的记载。 海南岛至今仍保存着1200多年前老百姓凿石为槽、盛海水晒盐的千年古盐田遗址。 印记着海南岛人民最早利用太阳光和海水晒盐的聪明才智。

海南所管辖的海区海水盐度约为32‰-35‰,比我国其他海区高出3-5个千分点,而且太阳辐射强度大,风大,晒盐自然条件良好。 特别是海南岛西南部的乐东和东方的海水盐度高达35‰,年平均气温24.7℃,年日照时数2628小时,太阳年总辐射4500-5800兆焦/平方米,年均降水量仅为993.3毫米,年均蒸发量却高达2596.8毫米,常风速度都在4.6米/秒以上,十分有利于晒盐业的发展。

海南还是理想的天然盐场,沿海港湾滩涂有许多地方都可以晒盐,主要集中在三亚至东方沿海数百里的弧形地带上。 已建有莺歌海、东方、榆亚等大型盐场,其中莺歌海盐场是全国三大盐场之一。

2010年海南省盐业进出口贸易公司提出申请,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海南岛盐”成为国内地理标志产品。

——莺歌海盐场。 莺歌海盐场是海南岛最大的海盐场,也是我国与天津塘沽盐场、江苏淮北盐场齐名的全国三大盐场之一。 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西南海滨,是海南岛最大的海盐场,在华南地区也是首屈一指。 盐场建在山海之间,尖峰岭的连绵群山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台风云雨,使这里长年烈日当空,有充分的光热进行盐业生产,其盐场早已闻名海内外,如今又以其近海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扬名天下。 莺歌海盐场面临大海,背靠尖峰岭林区,是一片3000多平方公里的海涂地带。 它东距天涯海角旅游点90公里,恰像镶嵌在干旱平原上的一面闪闪发光的明镜。 春天,周围一片青绿的野草,景色迷人;夏天,暴烈的太阳照耀着莺歌海平原,把土地烤得滚烫;秋天,天空永远是湛蓝湛蓝的;冬天,这里的温度仍是18℃,莺歌海盐场就像一只神奇的蒸发器,先把海南的波涛关进来,再用那取之不尽的海水和阳光,制成银塑似的群山——盐堆。 莺歌海盐场年产原盐20万吨,化工原料15万吨以上。 盐田总面积3796.6公顷,生产面积2823.6公顷,占全岛盐田总面积的63%。

莺歌海盐场原本是一片荒凉寂寞的沙荒草原,民国时期,宋子文视察这一代时,斥之为“尚在原始时代的荒蛮之区”。 新中国成立后,立即重新开始勘察工作,兴建盐场。 莺歌海盐场初建于1955年,1958年正式投产试用。 1962年2月,郭沫若同志访莺歌海时曾写下了“盐田万顷莺歌海,四季常春极乐园。 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的诗句,热情描绘和称赞莺歌海盐场。 莺歌海,正以其丰富而宝贵的盐、油、气等资源,为海南岛的经济起飞贡献力量。

——洋浦古盐田。 海南洋浦的古盐田村,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日晒制盐点,也是我国最后一个保留原始晒盐方式的古盐场。 这里至今依然活跃着一群以晒盐为生的老盐工,他们的谋生手艺承袭祖辈,流传千古。

那么,在这里,海水究竟又是怎么变成白花花的盐巴呢?原来大海涨潮时,海水浸泡着盐田,并汇聚到海水池,盐工们将池里的海水一担担挑上来浇透盐田,再用钉耙将盐田耙成细细的碎泥。 曝晒两三天后,将盐泥倒入盐池,再灌进海水,搅拌过滤,浓卤水渗透流进卤水池。 卤水倒进盐槽,在烈日下曝晒一天,盐槽上便结成白花花的盐了。 时至2008年,洋浦古盐田村的日晒制盐,以传统手工艺类别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洋浦古盐田正以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走出自己的新路来。

——其他盐场。 东方盐场坐落在海南岛西部,全场七个生产单位分布在东方市六个乡镇的沿海区域。 自建盐田以来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所产食盐俗称“北黎”盐,是旧社会食盐中的贡品。 1955年收归为国有,为国家批准的食盐生产企业,是海南省三大盐业生产基地之一,是东方市的纳税大户。 该场总面积为430公顷,年均产原盐4.5万吨,可用于制盐的面积达5万亩。

榆亚盐场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被高昂的鹿回头、低秀的虎豹岭、挺拔的金鸡岭自南而北环列,西面是开阔的三亚湾,是天然海水晒盐的好地方。 该盐场晒盐始于1869年,迄今有140年的历史,一度是海南岛最大的盐场之一;现有盐田1700余亩,年产盐有4000吨,截至2005年底,盐场总资产17046万元,总负债8857万元,主营业务收入255万元。

琼北岸段盐场规模较小,布局分散,集中在新英湾、八门湾、东寨港等港湾内。 近年因受农田水利事业影响,盐田附近水域盐度降低,使生产条件变坏,影响盐产量。 当地群众根据这种新情况开展多种经营,如在滩涂上养殖螃蟹、牡蛎、福寿鱼等水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弥补了由此带来的损失。 此外儋州市峨蔓等地晒盐条件较好地区则扩大生产门路,晒取优质海盐,也取得增加收入的效果。

(3)广东盐区

广东沿岸绝大多数市县都分布盐田,其中以粤西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盐田面积有所增加,盐田面积由1949年的6878公顷增长到1984年的15202公顷,原盐产量也从1949年的124769吨增长到1984年的603839吨,分别增加了2.2倍和4.8倍。 此外广东盐业为国家积累大量资金,仅1949-1984年间上缴利税达23亿元。 广东省和海南省盐业产量除供应本省需求外,还供应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河南、江西等省近1亿人口的食用盐。 部分出口我国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为国家增加大量外汇收入。

——粤西盐区。 粤西盐区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西南岸段、水东港、博贺港和阳江儒洞等地。 粤西地区入海河流较少,盐度高,气温高,日照长,风力大,蒸发强,盐业生产条件比广东大陆沿岸其他盐区优越。 1982年该区域盐田面积6295公顷,占广东省的57.8%,为全省之首,已形成盐业生产专业化,单产可达50吨/公顷。 其中海康、电白、阳江和徐闻四个地区的盐产量占粤西盐田总面积的60%左右。

据《徐闻县志》上所记载,徐闻县煮盐始于唐朝,古代直接用海水煮盐,后才改用清水冲,洗盐土,滤卤水,熬卤水制盐。 上千年来历经煮盐、熬盐等方式的传承与改进,雷州半岛沿海居民一直在努力加大海盐生产的开发力度,提高制盐的技术含量。 如今徐闻盐场是国家食盐定点的重点生产企业,2006和2007年,全场原盐产销量均超过5万吨。

——粤东盐区。 除澄海以外,其他县市都有盐田分布,1969-1978年平均原盐年产量20.93万吨,占广东省的32.1%。 1982年盐田面积3494公顷,占广东省的22%。 该区域盐田主要集中分布在海丰、陆丰、饶平和汕头市郊等岸线,生产历史悠久,但多属于集体性质、小本经营、小片分散,管理、集运都不方便,加之投资不足,设备陈旧落后,以及近年深受围海造田、兴建水利等影响,盐田生产不甚景气,有些盐田甚至被废弃,严重影响原盐产量。 有关部门指出:对地处外海、盐度高的粤东晒盐条件最好的南澳县,以及海盐生产基础较好,又是历史上广东原盐出口基地的海丰,应引进一批改良设备,提高单产和质量,向产品多元化方向转变,还要适当扩大盐田面积,适宜组织转产,发展海水养殖,及卤素提取化工工业,形成新的产业结构链。

——粤中盐区。 1982年盐田面积1102公顷,占广东的10.1%。 正常年景原盐产量5万-6万吨。 盐田主要集中在珠江口以东的范和港东岸、考洲洋、大洲岛和捻平半岛南端。 原盐单产可达60吨/公顷,不亚于干热的粤西盐区。 本盐区拥有方便的水运条件,岸线其他社会经济条件也较好,是粤中发展盐业的重点地区。

(4)广西沿海盐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岸线受河流淡水影响,不宜晒盐,但东部和西部自然条件较好,适宜晒盐。 20世纪80年代,沿海盐田总面积为4267公顷,其中生产面积3235公顷,占总面积的75.8%。 平均年产量约为11.7万吨。 但广西每年各类需用盐接近50万吨,自产盐远不能自给自足,每年尚需从外省调入约70%的原盐。

广西沿海主要盐场有12个,多属于拥有数百公顷生产面积和数百工人的中小盐场,且多数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建立的。 长期以来国家对盐场投入少,加之台风灾害多,盐价低,税收重,使得广西沿海盐田严重失修,海堤危险地段多,盐场的抗灾害能力弱,单产低,企业连年亏损,盐工生活十分艰苦。 近年来,国家增加对盐业的投入,提高盐价,建立盐业生产发展基金后,广西海盐业才有了转机。 沿海各盐场在开发盐产品的精深加工、恢复盐化工生产的同时,各地利用盐田广阔的水面优势和剩余劳动力养殖鱼虾、螃蟹等水产品,为盐田的综合利用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也是广西沿海盐场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下一篇:本溪知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上一篇:图们市吕娜咸菜摊床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