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苦,都表现在哪儿?

2022-12-02 20:26:1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3

谢谢你的邀请。 看到这个问题,我有许多话想说。 又觉得说“农民的苦”,好象不够恰当,我又找不到更恰当的词语,只好依题回答,希望各位朋友谅解。

因为时代不同,制度不同,局势不同,所以这个问题,要分时代来说。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欢心鼓舞,感恩戴德,山呼万岁。 起早贪黑,精心耕耘,按照上级要求交公粮,大部分都能维持生存需求。

一九五八年,国家学习苏联模式,推行集体化制度,把农民的土地牲畜和农具收归集体,成立了人民公社,并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禁止人口流动,包括青年结婚,都不能流转户口;企业招工不能向面向社会,必须通过县劳动局,招聘城镇户口的待业青年,出生在农村的人被定为农业户口,负责种地,别无他求。 农民成为井中之蛙,对城市工业一无所知。

为了证明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浮夸风虚报产量,当时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各地竞放卫星,亩产上万斤的新闻不断刷新,猪长成了大象?,粮食堆成山,政府忙着用粮食支援亚非拉;大炼钢铁,挖河修路,调走农村劳动力,地瓜无人收,冻在地里,导致了五九年挨饿。 收走农民的锅,树木和砖瓦,用于城市建设,严重破坏了农村基础;全民皆兵,以社为家使农民失去自主权,象军队一样随时服从上级调动,而且没有报酬,饥饿劳累,使许多人得了浮肿病,也有不少人饿死。

直到六二年纠正错误,调整政策,情况才有所好转。 农民由长年挨饿转变为季节性挨饿。 每年十月收地瓜到春节这四个月能够吃饱了。 春季靠挖野菜,夏季和秋季半干半稀。 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得到基本满足。

一九六六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为了篡党夺权,掀起一股政治斗争风暴,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物质供应再度紧张。 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但由于激烈敏感的政治风暴的刺激,很多人对当时的物质困难没有在意。

一九七九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拨乱反正,百废俱兴,国家发展一日千里,人民生活逐步提高。 全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虽然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缺陷,但只要坚持深化改革,事实求是,有错必纠,开拓进取,我们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

下一篇:锦龙股份神奇市值?
上一篇:重庆富迪科技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