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之战第一次开战是怎么回事?史籍是如何记载的?

2022-12-02 15:18:3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6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与曹魏两方以合肥为目标进行了一场争夺战,史称合肥之战。 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开战

  战役过程

  208年十一月,曹操于赤壁之战大败,但大军仍驻扎于荆州北部。 十二月,吴军将领周瑜正攻打江陵的曹仁,而孙权则亲自进攻合肥,想开拓西、北两边战线。 当时合肥太守为扬州(与今日之扬州市无关)刺史刘馥,孙权将军队围住合肥,另派张昭进攻九江的当涂,但不成功。

  在孙权攻城逾月之后,经历了赤壁之败的曹操率军从荆州返回,并派将军张喜带兵解围。 但援军久而未至。

  至209年,合肥城仍然久攻不下。 孙权想率轻骑亲自突击敌人,不过张纮进谏道:“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 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 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 愿抑贲、育之勇,怀霸王之计。 (兵器是凶器,战争是危险的事。 现今主公您恃着血气盛壮,就轻视强横凶暴的敌人,三军将士对此莫不心寒。 即便可能斩杀敌将、夺取敌旗,威震敌场,但这也是偏将的任务,不是主将应当做的事。 希望你能抑止贲育之勇,而怀有霸王之图谋。 )”孙权便不再想突击。

  而合肥城经历了一百天的攻击,又连连下雨,城墙将崩,于是,守军以草和棕榈叶补上城墙,夜晚则点火照亮城外,观察敌人行动以作防备。 另一方面,张喜援军仍未到达,别驾蒋济便向刺史献计,伪称四万援军已到雩娄,派主簿假扮迎接张喜,并命三个守将带信出城后装作偷入城。 当中,一个成功回城,两个却被孙军擒获。 孙权得信后,相信曹军会有四万人来救,便烧阵撤退,合肥之围得解。

  史料记载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 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 权闻憙至,乃走。

  《三国志·吴书二·吴主传》: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 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 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 未至,权退。

  《三国志·魏书十四·蒋济传》: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 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颇复疾疫。 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遣主簿迎喜。 三部使赍书语城中守将,一部得入城,二部为贼所得。 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

  《三国志·魏书十五·刘馥传》:建安十三年,卒。 孙权率十万众攻围合肥城百馀日,时天连雨,城欲崩,於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视贼所作而为备。

  《三国志·吴书八·张纮传》:后权以纮为长史,从征合肥。 权率轻骑将往突敌,纮谏曰:“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 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 愿抑贲、育之勇,怀霸王之计。 ”权纳纮言而止。

  史料总结

  建安十三年(208年)末的第一次合肥之战:曹魏城池合肥被称为“城欲崩”,成为败势求存的“得全”。 结论:东吴军队在交锋中本来占据胜势,已经是胜利在望,却因为错误地相信了蒋济所写的伪报之信而退走。

下一篇:威海凯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上一篇:情人节代表什么(情人节代表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