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明史》卷一百五十七 列传第四十五原文赏析

2022-12-02 15:06:4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6

  金纯 张本 郭敦 郭琎 郑辰 柴车 刘中敷(孙机) 张凤 周瑄(子纮) 杨鼎(翁世资) 黄镐 胡拱辰 陈俊 林鹗 潘荣 夏时正

  金纯,字德修,泗州人。 洪武中国子监生。 以吏部尚书杜泽荐,授吏部文选司郎中。 三十一年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 成祖即位,以蹇义荐,召为刑部右侍郎。 时将营北京,命采木湖广。 永乐七年从巡北京。 八年从北征,迁左侍郎。

  九年命与宋礼同治会通河,又同徐亨、蒋廷瓒浚鱼王口黄河故道。 初,太祖用兵梁、晋间,使大将军徐达开塌场口,通河于泗。 又开济宁西耐牢坡引曹、郓河水,以通中原之运。 其后故道浸塞,至是纯疏治之。 自开封北引水达郓城,入塌场,出谷亭北十里为永通、广运二闸。 十四年改礼部左侍郎。 越二月,进尚书。 十五年从巡北京。 十九年同给事中葛绍祖巡抚四川。 仁宗即位,改工部。 居数月,又改刑部。 明年兼太子宾客。

  宣德三年,纯有疾,帝命医视疗。 稍间,免其朝参,俾护疾视事。 会暑,敕法司理滞囚。 纯数从朝贵饮,为言官所劾。 帝怒曰:“纯以疾不朝而燕于私,可乎?”命系锦衣狱。 既念纯老臣,释之,落太子宾客。 八月予致仕去。

  纯在刑部,仁宗尝谕纯:“法司近尚罗织,言者辄以诽谤得罪,甚无谓。 自今告诽谤者勿论。 ”纯亦务宽大,每诫属吏不得妄椎击人。 故当纯时,狱无瘐死者。 正统五年卒。 赠山阳伯。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 洪武中,自国子生授江都知县。 燕兵至扬州,御史王彬据城抗,为守将所缚。 本率父老迎降。 成祖以滁、泰二知州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命与本并为扬州知府,偕见任知府谭友德同涖府事。 寻擢本江西布政司右参政。

  永乐四年召为工部左侍郎。 坐事免官,冠带办事。 明年五月复官。 寻以奏牍书衔误左为右,为给事中所劾。 帝命改授本部右侍郎而宥其罪。

  七年,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 善摘奸。 命督北河运。 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 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十九年将北征,命本及王彰分往两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督有司造车挽运。 明年即命本督北征饷。

  仁宗即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 召见,言时政得失,且请严饬武备。 帝嘉纳之,遂留行在兵部。

  宣德初,工部侍郎蔡信乞征军匠家口隶锦衣卫。 本言:“军匠二万六千人,属二百四十五卫所,为匠者暂役其一丁。 若尽取以来,家以三四丁计之,数近十万。 军伍既缺,人情惊骇,不可。 ”帝善本言。

  征汉庶人,从调兵食。 庶人就擒,命抚辑其众,而录其余党。 还以军政久敝,奸人用贷脱籍,而援平民实伍,言于帝。 择廷臣四出厘正之。 时马大孳息,畿内军民为畜牧所困。 本请分牧于山东、河南及大名诸府。 山东、河南养马自此始。 晋王济熿坐不轨夺爵,本奉命散其护卫军于边镇。

  四年命兼太子宾客。 户部以官田租减,度支不给,请减外官俸及生员军士月给。 帝以军士艰,不听减。 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 阳武侯薛禄城独石诸戍成,本往计守御之宜。 还奏称旨,命兼掌户部。 本虑边食不足,而诸边比岁稔,请出丝麻布帛输边易谷,多者三四十万石,少者亦十万石,储偫顿充。 六年病卒,赐赙三万缗,葬祭甚厚。

  本廉介有执持,尚刻少恕。 录高煦党,胁从者多不免。 成祖宴近臣,银器各一案,因以赐之。 独本案设陶器,谕曰:“卿号‘穷张’,银器无所用。 ”本顿首谢,其为上知如此。

  郭敦,字仲厚,堂邑人。 洪武中,以乡举入太学,授户部主事。 迁衢州知府,多惠政。 衢俗,贫者死不葬,辄焚其尸。 敦为厉禁,且立义阡,俗遂革。 禁民聚淫祠。 敦疾,民劝弛其禁,弗听,疾亦瘳。 在衢七年。 永乐初,坐累征,耆老数百人伏阙乞留,不得。 后廷臣言敦廉正,召补监察御史。 迁河南左参政,调陕西。 十六年春,胡濙言敦有大臣体,擢礼部右侍郎兼太仆寺卿,偕给事中陶衎巡抚顺天。 二十年督北征饷。

  仁宗即位,以大行丧不斋宿,降太仆卿。 旋进户部左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 宣德二年进尚书。 陕西旱,命与隆平侯张信整饬庶务当行者,同三司官计议奏行。 敦乃请蠲逋赋,振贫乏,考黜贪吏,罢不急之务,凡十数事。 悉从之。 岁余,召还。 在部多所兴革,罢王田之夺民业者,令民开荒不起科。 建漕运议,民运至瓜洲、仪真,资卫卒运至京。 民甚便之。

  敦事亲孝,持身廉。 同官有为不义者,辄厉色待之,其人悔谢乃已。 性好学,公退,手不释卷。 六年,卒官,年六十二。

  郭琎,字时用,初名进,新安人。 永乐初,以太学生擢户部主事。 历官吏部左、右侍郎。 仁宗即位,命兼詹事府少詹事,更名琎。

  宣宗初,掌行在詹事府。 吏部尚书蹇义老,辍部务,帝欲以琎代。 琎厚重勤敏,然寡学术。 杨士奇言恐琎不足当之,宜妙择大臣通经术知今古者,帝乃止。 逾年,卒为尚书。 谕以吕蒙正夹袋,虞允文材馆录故事。 琎由是留意人才。 识进士李贤辅相器,授吏部主事,后果为名相。 时外官九年考满,部民走阙下乞留,辄增秩复任。 琎虑有妄者,请覆实。 从之。

  琎虽长六卿,然望轻。 又政归内阁,自布政使至知府阙,听京官三品以上荐举;既又命御史、知县,皆听京官五品以上荐举。 要职选擢,皆不关吏部。 正统初,左通政陈恭言:“古者择任庶官,悉由选部,职任专而事体一。 今令朝臣各举所知,恐开私谒之门,长奔竞之风,乞杜绝,令归一。 ”下吏部议。 琎逊谢不敢当,事遂寝。

  正统六年,御史曹恭以灾异请罢大臣不职者。 帝命科道官参议。 琎及尚书吴中、侍郎李庸等被劾者二十人。 琎等自陈,帝切责而宥之。 琎子亮受赂为人求官。 事觉,御史孙毓等劾琎。 乃令琎致仕,而以王直代。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 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 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 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 止坐首恶,释其余。 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 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 无实,无一得罪者。 谷庶人谋不轨,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 帝语方宾曰:“是真国家耳目臣矣。 ”十六年超迁山西按察使,纠治贪浊不少贷。 潞州盗起,有司以叛闻,诏发兵讨捕。 辰方以事朝京师,奏曰:“民苦徭役而已,请无发兵。 ”帝然之。 还则屏驺从,亲入山谷抚谕。 盗皆感泣,复为良民。 礼部侍郎蔚绶转粟给山海军,辰统山西民辇任。 民劳,多逋耗,绶令即山海贷偿之。 辰曰:“山西民贫而悍,急之恐生变。 不如缓之,使自通有无。 ”用其言,卒无逋者。 丁内艰归,军民诣御史乞留。 御史以闻,服阕还旧任。

  宣德三年召为南京工部右侍郎。 初,两京六部堂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 蹇义等荐九人。 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试职而已。

  英宗即位,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 辰往四川、贵州、云南,悉奏罢其不职者。 云南布政使周璟居妻丧,继娶。 辰劾其有伤风教,璟坐免。 正统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饥。 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修塞。 或议自大名开渠,引诸水通卫河,利灌输。 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 迁兵部左侍郎,与丰城侯李彬转饷宣府、大同。 镇守都督谭广挠令,劾之,事以办。 八年得风疾,告归。 明年卒。

  辰为人重义轻财。 初登进士,产悉让兄弟。 在山西与同僚杜佥事有违言。 杜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

  柴车,字叔舆,钱塘人。 永乐二年,以举人授兵部武选司主事,历员外郎。 八年,帝北征,从尚书方宾扈行。 还迁江西右参议。 坐事,左迁兵部郎中,出知岳州府,复入为郎中。

  宣德五年擢兵部侍郎。 明年,山西巡按御史张勖言,大同屯田多为豪右占据,命车往按。 得田几二千顷,还之军。

  英宗初,西鄙不靖。 以车廉干,命协赞甘肃军务。 调军给饷,悉得事宜。 初,朵儿只伯寇凉州,副总兵刘广丧师。 不以实闻,顾饰功要赏。 车劾其罪,械广至京。 赐车金币,旌其直。 岷州土官后能冒功得升赏,车奏请加罪。 能复请,命宥之。 车反覆论其不可,曰:“诈冒如能者,实繁有徒,臣方次第按核。 今宥能,何以戢众?若无功得官,则捐躯死敌者,何以待之?”朝廷虽从能请,然嘉车贤,遣使劳赐之。

  正统三年,以破朵儿只伯功,增俸一级。 在边,章数十上,悉中时病。 同事多不悦,车持益坚。 尝建言:“漠北降人,朝廷留之京师,虽厚爵赏,其心终异。 如长脱脱木儿者,昔随其长来归,未几叛去。 今乃复来,安知他日不再叛,宜徙江南,离其党类。 ”事下兵部,请处之河间、德州。 帝报可。 后降者悉以此令从事。 稽核屯田豪占者,悉清出之,得六百余顷。 四年进兵部尚书,参赞如故。 寻命兼理陕西屯田。 明年召还,命与佥都御史曹翼岁更代出镇。 及期病甚。 诏遣大理寺少卿程富代翼,而命车归治疾。 未及行,六年六月卒。

  车在江西时,以采木入闽,经广信。 广信守,故人也,馈蜜一罂。 发视之,乃白金。 笑曰:“公不知故人矣”,却不受。 同事边塞者多以宴乐为豪举。 车恶之,遂断酒肉。 其介特多此类。

  刘中敷,大兴人,初名中孚。 燕王举兵,以诸生守城功,授陈留丞。 擢工部员外郎。 仁宗监国,命署部事,赐今名。 迁江西右参议。 宣德三年迁山东右参政,进左布政使。 质直廉静,吏民畏怀。 岁大侵,言于巡抚,减赋三之二。

  正统改元,父忧夺情,俄召拜户部尚书。 帝冲年践阼,虑群下欺己,治尚严。 而中官王振假以立威,屡摭大臣小过,导帝用重典,大臣下吏无虚岁。 三年讽给事御史劾中敷与左侍郎吴玺等,下狱,释还职。

  六年,言官劾中敷专擅。 诏法司于内廷杂治。 当流,许输赎。 帝特宥之。 其冬,中敷、玺及右侍郎陈瑺请以供御牛马分牧民间。 言官劾其变乱成法,并下狱论斩。 诏荷校长安门外,凡十六日而释。 瓦剌入贡,诏问马驼刍菽数,不能对,复与玺、瑺论斩系狱。 中敷以母病,特许归省。 明年冬,当决囚,法司以请。 命玺、瑺戍边,中敷俟母终其奏。 已,释为民。

  景帝立,起户部左侍郎兼太子宾客。 时方用兵,论功行赏无虚日。 中敷言府库财有限,宜撙节以备缓急。 帝嘉纳。 景泰四年卒。 赠尚书。

  中敷性淡泊,食不重味,仕宦五十年,家无余资。

  子琏,正统十年进士。 授刑科给事中,累官太仆寺卿。 耻华靡,居官刚果。 左迁辽东苑马寺卿,卒。

  子机,幼有孝行。 成化十四年进士。 改庶吉士。 正德中,代张彩为吏部尚书,以人言乞归。 起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流贼犯江上,众议择将。 适都督李昴自贵州罢官至,机即召任之。 昂以无朝命辞。 机曰:“机奉敕有云,‘敕所不载,听便宜’。 此即朝命也。 ”众服其胆识。 致仕归,卒。

  张凤,字子仪,安平人。 父益,官给事中。 永乐八年从征漠北,殁于阵。 凤登宣德二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 谳江西叛狱,平反数百人。

  正统三年十二月,法司坐事尽系狱,遂擢凤本部右侍郎。 以主事擢侍郎,前时未有也。 明年命提督京仓。 六年改户部,寻调南京。 适尚书久阙,凤遂掌部事。 贵州奏军卫乏粮,乞运龙江仓及两淮盐于镇远府易米。 凤以龙江盐杂泥沙,不堪易米给军,尽以淮盐予之,然后以闻。 帝嘉赏。 又言留都重地,宜岁储二百万石,为根本计。 从之,遂为令。 南京粮储,旧督以都御史,十二年冬命凤兼理。 廉谨善执法,号“板张”。

  景泰二年进尚书。 四年改兵部,参赞军务。 户部尚书金濂卒,召凤代之。 时四方兵息,而灾伤特甚。 帝屡诏宽恤。 凤偕廷臣议上十事,明年复先后议上八事,咸报可。 凤以灾伤蠲赋多,国用益诎,乃奏言:“国初天下田八百四十九万余顷,今数既减半,加以水旱停征,国用何以取给。 京畿及河南、山东无额田,甲方垦辟,乙即讦其漏赋。 请准轻则征租,不惟永绝争端,亦且少助军国。 ”报可。 给事中成章等劾凤擅更祖制,杨穟等复争之。 帝曰:“国初都江南,转输易。 今居极北,可守常制耶?”四方报凶荒者,凤请令御史勘实。 议者非之。

  英宗复辟,调南京户部,仍兼督粮储。 五年二月卒。

  凤有孝行。 性淳朴。 故人死,聘其女为子妇,教其子而养其母终身。 同学友苏洪好面斥凤过,及为凤属官犹然。 凤待之如初,闻其贫,即赒给之。

  周瑄,字廷玉,阳曲人。 由乡举入国学。 正统中,除刑部主事,善治狱。 十三年迁员外郎。 明年,帝北征。 郎中当扈从者多托疾,瑄请行。 六师覆没,瑄被创归,擢署郎中。 校尉受赇纵盗,以仇人代。 瑄辨雪之,抵校尉罪。 外郡送囚,一日至八百人。 瑄虑其触热,三日决遣之殆尽。

  景泰元年,以尚书王直荐,超拜刑部右侍郎。 久之,出振顺天、河间饥。 未竣,而英宗复位。 有司请召还。 不听。 复赐敕,令便宜处置。 瑄遍历所部,大举荒政,先后振饥民二十六万五千,给牛种各万余,奏行利民八事。 事竣还,明年转左。 帝方任门达、逯杲,数兴大狱。 瑄委曲开谕,多所救正,复饬诸郎毋避祸。 以故移部定罪者,不至冤滥。 官刑部久,属吏不敢欺。 意主宽恕,不为深文。 同佐部者安化孔文英,为御史时按黄岩妖言狱,当坐者三千人,皆白其诬,独械首从一人论罪。 及是居部,与瑄并称长者。 七年命瑄署掌工部事。

  瑄恬静淡荣利。 成化改元,为侍郎十六年矣,始迁右都御史。 督理南京粮储,捕惩作奸者数辈,宿弊为清。 凤阳、淮、徐饥,以瑄言发廪四十万以振。 久之,迁南京刑部尚书。 令诸司事不须勘者,毋出五日。 狱无滞囚。 暑疫,悉遣轻系者,曰:“召汝则至。 ”囚欢呼去,无失期者。

  为尚书九载,屡疏乞休。 久之乃得请。 家无田园,卜居南京。 卒,赠太子少保,谥庄懿。

  长子经,尚书,自有传。 次子纮,进士,为南京吏科给事中。 两以灾异言事。 帝并嘉纳。 未几,与御史张昺阅军,为中官蒋琮诬奏,贬南京光禄署丞。 仕终山东参议。

  杨鼎,字宗器,陕西咸宁人。 家贫力学,举乡会试第一。 正统四年,殿试第二。 授编修。 久之,与侍讲杜宁等十人,简入东阁肄业。 鼎居侍从,雅欲以功名见。 尝建言修饬戎备、通漕三边二事。 同辈诮其迂,鼎益自信。 也先将寇京师,诏行监察御史事,募兵兖州。

  景泰三年进侍讲兼中允。 五年超擢户部右侍郎。 天顺初转左。 陈汝言谮之。 帝不听。 三年冬以陪祀陵寝不谨下狱,赎杖还职。 帝尝命中官牛玉谕旨,欲取江南折粮银实内帑,而以他税物充武臣俸。 鼎不可。 马牛刍乏,议征什二,又以民艰力沮。 皆报罢。 七年,尚书年富有疾,诏鼎掌部事。

  成化四年,代马昂为户部尚书,而以翁世资为侍郎。 六年,鼎疏言:“陕西外患四寇,内患流民。 然寇害止边塞,流民则疾在腹心。 汉中僻居万山,襟喉川蜀,四方流民数万,急之生变,置之有后忧。 请暂设监司一人,专领其事。 其愿附籍者听之,不愿者资遣。 兼与守臣练士马,修城池,庶可弭他日患。 ”诏从之。 湖广频岁饥,发廪已尽。 及是有秋,用鼎言,发库贮银布,易米备灾。 淮、徐、临、德四仓,旧积粮百余万石,后饷乏民饥,辄请移用,粟且匮。 鼎议上赎罪、中盐、折钞、征逋六事行之。 由是诸仓有储蓄。 寻加太子少保。

  鼎居户部,持廉,然性颇拘滞。 十五年秋,给事御史劾鼎非经国才。 鼎再疏求去。 赐敕驰驿归,命有司月给米二石,岁给役四人,终其身。 大臣致仕有给赐,自鼎始也。 卒,赠太子太保,谥庄敏。

  子时畼,进士,累官侍讲学士。 多识典故,有用世才。 时敷,举人,庐墓被旌,官兵部司务。

  翁世资者,莆田人。 正统七年进士。 除户部主事,历郎中。 天顺元年拜工部右侍郎。 四年命中官往苏、松、杭、嘉、湖增织彩币七千匹。 世资以东南水潦,民艰食,议减其半。 尚书赵荣、左侍郎霍瑄难之,世资请身任其咎,乃连署以谏。 帝果怒,诘主议者。 荣等委之世资,遂下诏狱,谪衡州知府。 成化初,擢江西左布政使。 坐事下吏,寻得白。 大军征两广,转江西饷,需十万人。 世资议赍直就易岭南米。 民得不扰。 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 岁饥,发仓储五十余万石以振,抚流亡百六十二万人。 召为户部右侍郎,佐鼎。 久之,代薛远总督仓场,进尚书。 十七年还理部事。 阅二年,致仕。

  黄镐,字叔高,侯官人。 正统十二年以进士试事都察院。 未半岁,以明习法律授御史。

  十四年按贵州。 群苗尽叛,道梗塞。 靖远伯王骥等自麓川还,军无纪律,苗袭其后,官军大败。 镐赴平越,遇贼几死。 夜跳入城,贼围之。 议者欲弃城走,镐曰:“平越,贵州咽喉,无平越是无贵州也。 ”乃偕诸将固守。 置密疏竹筒中,募土人间行乞援于朝,且劾骥等覆师状。 景帝命保定伯梁珤等合川、湖军救之,围始解。 城被困已九月,掘草根煮弩铠而食之,死者相枕籍。 城卒全,镐功为多。 复留按一年。 久之,迁广东佥事,改浙江。

  成化初,以大臣会荐,擢广东左参政。 高、雷、廉负海多盗,镐讨平之。 再迁广西左布政使。 以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历吏部左、右侍郎。 十六年拜南京户部尚书。

  镐有才识,敏吏事,理盐政,多所厘剔,时论称之。 十九年致仕,道卒。 赠太子少保,谥襄敏。

  胡拱辰,字共之,淳安人。 正统四年进士。 为黟县知县,有惠政,擢御史。 疏陈时弊八事。 父艰归。

  景帝即位,诏科道官忧居者悉起复。 拱辰至,屡疏以选将、保邦、修德、弭灾为言,出为贵州左参政。 白水堡仡佬头目沈时保素梗化,拱辰言于总兵官方瑛遣将擒之。 一方遂宁。 至毕节,平宣慰使陇富乱,威行边徼。 母忧去,御史追劾其受赇事,下浙江按臣执讯。 事白,调广东。 历广西、四川左、右布政使,皆有平寇功。

  成化八年拜南京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 十一年就迁兵部右侍郎。 储位虚久,与尚书崔恭等请册立,言甚切。 其年复就改左副都御史总理粮储,就进工部尚书。 节财省事,人皆便之。 以年至乞归。

  弘治中,巡按御史陈铨言:“拱辰退休十余年,生平清操如一日,乞加礼异以励臣节。 ”诏有司月给廪二石,岁隶四人。 正德元年,年九十。 遣行人赍敕存问,赉羊酒,加赐廪、隶。 三年正月卒。 赠太子少傅,谥庄懿。

  陈俊,字时英,莆田人。 举乡试第一。 正统十三年进士。 除户部主事。 督天津诸卫军采草,奏减新增额三十五万束。 豪猾侵苏、松改折银七十余万两,俊往督,不数月毕输。 尚书金濂以为能,俾典诸曹章奏。 历郎中。

  天顺五年,两广用兵,俊督饷。 时州县残破,帑藏殚虚,弛盐商越境令,引加米二斗,军兴赖以无乏。 母丧,不听归,蛮平始还。 初,俊为主事,奔父丧,赙者皆却之。 至是文武将吏醵金赙,亦不纳。

  成化初,擢南京太常少卿。 四年召拜户部右侍郎。 俊练习钱谷。 四方灾伤,边镇急刍饷。 奏请遝至,裁决咸当,尚书杨鼎深倚之。 京师大饥,先后发太仓粟八十万石平籴。 石值六钱,豪猾乘时射利。 俊请籴以升斗为率,过一石勿与。 饥民获济。 寻议用兵河套,敕俊赴河南、山、陕,会巡抚诸臣画刍饷,发帑金二十万助之。 俊以边庾空竭,岁又不登,而榆林道险远,转输难,乃发金于内地市易。 修西安、韩城、同官径道,以利飞輓。 还朝,进俸一级,历吏部左、右侍郎。

  九载满,拜南京户部尚书。 寻改兵部,参赞机务。 先是,参赞之任,不专属兵部,自薛远后,继以俊,遂为定制。 久之,就改吏部。 二十一年,星变,率九卿陈时弊二十事,皆极痛切。 帝多采纳。 而权幸所不便者,终格不行。 明年乞致仕。 诏加太子少保,赐敕驰传还。 卒,谥康懿。

  林鹗,字一鹗,浙江太平人。 景泰二年进士。 授御史,监京畿乡试。 陈循等讦考官,鹗邑子林挺预荐,疑鹗有私,逮挺考讯。 挺实无他,得白。

  英宗复辟,仿先朝故事,出廷臣为知府。 鹗得镇江。 召见,赐膳及道里费,谕所以擢用意。 鹗感激,革弊举废,治甚有声。 漕故经孟渎,险甚。 巡抚崔恭议凿河,自七里港引金山上流通丹阳避之。 鹗言:“道里远,多石,且坏民庐墓。 请按京口闸、甘露坝故迹,浚之令通舟。 春夏启闸,秋冬度坝,功力省便。 ”恭从其议,遂为永利。 居五年,以才任治剧,调苏州。

  成化初,超迁江西按察使。 有犯大辟贿达官求生者,鹗执愈坚。 广东寇剽赣州急。 调兵御之,遁去。 广信妖贼妄称天神惑众,捕戮其魁,立解散。 历左、右布政使。 岁饥,奏减民租十五万石。

  成化六年,擢南京刑部右侍郎。 母忧服除,召为刑部右侍郎。 执法不挠。 十二年得疾卒。

  鹗事母孝谨,对妻子无惰容。 不妄交与,公余辄危坐读书。 殁不能具棺敛,友人为经纪其丧。 鹗在苏州,先圣像剥落。 鹗曰:“塑像,非古也,昔太祖于国学用木主。 ”命改从之。 嘉靖中,御史赵大佑上其节行,赠刑部尚书,谥恭肃。

  潘荣,字尊用,龙溪人。 正统十三年进士。 犒师广东,还,除吏科给事中。

  景泰初,疏论停起复、抑奔竞数事。 帝纳之。 寻进右给事中。 四年九月上言:“致治之要,莫切于纳谏。 比以言者忤圣意,谕礼部,凡遇建言,务加审察。 或假以报复,具奏罪之。 此令一下,廷臣丧气,以言为讳。 国家有利害,生民有得失,大臣有奸慝,何由而知?况今巨寇陆梁,塞上多事,奈何反塞言者路。 望明诏台谏,知无不言,缄默者罪。 并敕阁部大臣,勿搜求参驳,亏伤治体。 ”疏入,报闻。

  天顺六年使琉球,还,迁都给事中。 成化六年三月偕同官上言:“近雨雪愆期,灾异迭见。 陛下降诏自责,躬行祈祷,诏大臣尽言,宜上天感格。 而今乃风霾昼晦,沴气赤而复黑,岂非应天之道有未尽欤?夫人君敬天,不在斋戒祈祷而已。 政令乖宜,下民失所;崇尚珍玩,费用不经;后宫无序,恩泽不均;爵滥施于贱工,赏妄及于非分,皆非敬天之道。 愿陛下日御便殿,召大臣极陈缺失而厘革之,庶灾变可弭。 ”时万妃专宠,群小夤缘进宝玩,官赏冗滥,故荣等恳言之。 帝不能用。 是年迁南京太常少卿。

  又七年,就擢户部右侍郎。 寻改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 积奇羡数万石以备荒。 十七年召为户部左侍郎,寻署部事。 英国公张懋等四十三人自陈先世以大功锡爵,子孙承继,所司辄减岁禄,非祖宗报功意。 荣等言:“懋等于无事时妄请增禄,若有功何以劝赏?况频年水旱,国用未充,所请不可许。 ”事乃寝。 中官赵阳等乞两淮盐十万引,帝已许之。 荣等言:“近禁势家中盐,诏旨甫颁,而阳等辄违犯,宜正其罪。 ”帝为切责阳等。

  南京户部尚书黄镐罢,以荣代之。 孝宗嗣位,谢政归。 赐月廪、岁夫如制。 九年卒,年七十有八。 赠太子太保。

  夏时正,字季爵,仁和人。 正统十年进士。 除刑部主事。 景泰六年以郎中录囚福建,出死罪六十余人。 中有减死、诏充所在滨海卫军者,时正虑其入海岛为变,转发之山东,然后以闻。 因言:“凡福建减死囚,俱宜戍之北方。 ”法司是其言,而请治违诏罪。 帝特宥之。 时正又言:“通番及劫盗诸狱,以待会谳。 淹引时月,囚多瘐死。 请令所司断决。 ”诏从之,且推行之天下。

  天顺初,擢大理寺丞。 久之,以便养,迁南京大理少卿。 成化五年迁本寺卿。 明年春命巡视江西灾伤。 除无名税十余万石,汰诸司冗役数万,奏罢不职吏二百余人,增筑南昌滨江堤及丰城诸县陂岸,民赖其利。 尝上奏,不具赍奏人姓名,吏科论其简恣。 帝宥其罪,录弹章示之。 遂乞休归。 僦居民舍,布政使张瓒为筑西湖书院居之。 家食三十年,年近九十而卒。

  时正雅好学。 闲居久,多所著述,于稽古礼文事尤详。

  赞曰:金纯等黾勉奉公,当官称职。 加之禔躬清白,操行无亏,固列卿之良也。 郑辰之廉事,周瑄之治狱,皆有仁人之用心,君子哉。

下一篇:淇县登上去商贸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上一篇:洗碗机洗碗必须要洗碗粉吗(洗碗机用洗碗块还用洗碗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