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字的由来(笔字的由来和演变过程)

2022-12-01 14:32:3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9

有网友问笔字的由来,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笔字的由来。

聿”是“笔”的本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后经演变成“笔”。 汉语常用字,其本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书写,后引申指书写、书画作品、汉字的笔画、文件数量等。

笔,会意兼形声字。 “聿”是“笔”(繁体)的本字,聿的甲骨文=(半个“竹”字,一小截竹管)+(又,抓持)。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笔,从竹从聿,聿亦声,表示手持末端撮兽毛的竹管在写字。 持“竹”的会意字,表示笔字本义与聿有关且表音,笔与聿并物韵。 笔字始见于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说文》从其结构作“从聿从竹”。 隶变时,竹或作艸,这是由于古人把竹也看作艸(《说文》训竹为“冬生艸”),故竹、艸每相通用;但皆非主流。 小篆的形体在甲骨文、金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笔的末端多加一横笔,同时增加了“竹”头部件,以表示笔的材质。

以上就是笔字的由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柏林由来(皇柏林由来)
上一篇:八仙由来(八仙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