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五岁小孩听的故事(适合五岁宝宝听的故事)

2022-12-01 11:26:3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0

  家里有五岁的小孩的,记得看看下面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适合五岁小孩听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正人先正己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 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象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 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 女主人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

  医生回答说:“俗话说,鹦鹉学舌。 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 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感悟】

  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来说极其重要。 因为孩子都有好奇心,模仿、学习的能力很强,但却缺乏分辨好坏的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要努力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这个伟大的目标,我们可以先从自身做起,潜移默化地给予孩子好的影响。

  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它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 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

  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 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

  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谢上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

  “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伤口愈合了吗?”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

  【感悟】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对孩子恶语相向。 孩子没有辨识能力,很容易就相信了这些话,更可怕的是,这些恶语还会成为孩子心理上一生背负着的负担,时不时就会出来干扰孩子。

  亡羊补牢

  【典故】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

  【释读】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下一篇: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3到5分钟(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是谁写的)
上一篇:儿童3分钟故事表演故事10篇(故事孔融让梨儿童表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