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幼儿的成语故事(最简单的幼儿成语故事)

2022-12-01 11:26:2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2

  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引人人胜、寓意深远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适合幼儿的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迎刃而解

  杜预是曹魏尚书仆射杜畿的孙子,幽州刺史杜恕的儿子。 杜预学问广博,通晓历代兴亡成败的道理。 最初,杜预的父亲杜恕与司马懿不和,结果被关在监牢中死去,杜预很长时间不能释怀。

  司马懿、司马师死后,司马昭继承父兄的位子,杜预娶了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为妻,被任为尚书郎,继承其祖父的爵位丰乐亭侯。 在职四年后,进入司马昭的相府中担任军事幕僚,参与了曹魏灭蜀的军事行动,因功增加封邑一千一百五十户。 曾经做过镇南大将军、荆州总督等高官。 他做镇南大将军的时候,曾带兵攻打吴国,不到十天就占领了吴国的许多重要城池。 他觉得吴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差,就率兵趁胜追击。 正在此时,有人认为吴国实力雄厚,就出来劝阻他:“吴国建国多年了,国力积蓄得很厚实,不可能一下子就被打跨。 现在又是夏季,天气炎热,我们晋国的士兵从小就生活在北方,对南方的气候条件很不适应,与他们作战对我们很不利。 我劝你还是趁早收兵,等夏天过去天气凉爽后,再考虑攻打吴国吧。 ”

  杜预听他说完后,考虑了一会儿,说现在我军连胜数仗,士气非常旺盛。 而吴国则连败数仗,军队的士气非常低落。 我们这种士气旺盛的军队,去打败那些士气低落的军队,其形势就如同用锋利的刀子劈竹子一样,只要把竹子的前几节劈开了,后面的几节,将刀放在竹子中,就会一下子破开。 我们只要乘胜追击,一定会扩大战果,彻底打跨吴国。

  于是,杜预就带领晋军大举进攻,结果真如他所说,很快就把吴国灭掉了,从而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杜预还朝,被封为当阳县侯,封邑增加到九千六百户。 武帝仍命杜预镇守江南,杜预在这里兴修水利,兴办学校,造福一方,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杜父”。

  独当一面

  公元前208年,张良聚众归刘邦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夺取天下,出了不少的计谋。 刘邦曾夸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深受刘邦的尊重。

  有一次,刘邦、项羽交战到了彭城,刘邦的军队大败而还,撤到下邑。 刘邦非常恼火,跳下马对张良说:“谁能替我出这口气,我就把关东让给谁,快告诉我,谁能有这种力量。 ”张良说:“九江的英布是西楚的猛将,现在与项羽发生矛盾。 还有西楚大将彭越和齐国联合,准备背叛项羽,这两个人,可以利用。 至于大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立此大功,独当一面。 如果大王把关东交给他们这三个人,你这口气一定能出,西楚必败。 ”

  刘邦立刻按张良的话去做,最后果然打败了项羽。

  志在四方的典故

  春秋时,晋献公在宠妾(qiè)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到狄(dí)国和梁国。

  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怕重耳回来争夺王位,就派人去杀他。 于是,重耳又从狄国历尽艰险,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yǎn)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一个本家姑娘齐姜嫁给了重耳。 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他也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齐桓公死后,齐孝公做了齐国国君,齐国开始衰弱。 子犯、赵衰、狐偃等一起来到桑园里秘密商议,要想办法让重耳离开齐国。

  这事让重耳的妻子齐姜知道了。 齐姜是个女中豪杰,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就对重耳说:“公子,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高兴。 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

  重耳听了很惊讶,说:“我并没打算离开你,离开齐国呀,我不走!”齐姜听了,知道重耳不想走,就和子犯等人商量了一个计策,用酒把重耳灌醉后,把他送出了齐国。

  后来,重耳在六十二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

下一篇:适合幼儿的故事文字版(西游记幼儿故事文字版)
上一篇:适合讲给孩子听的成语故事(适合一年级孩子听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