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小学生读的感恩勤奋励志故事

2022-12-01 11:20:2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1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适合中小学生读的感恩勤奋励志故事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适合中小学生读的感恩勤奋励志故事(一)

  一饭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 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 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 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 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 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 它的意思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我们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澈的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的。

  适合中小学生读的感恩勤奋励志故事(二)

  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 在她们贫穷的家里,妈妈每天辛苦工作回来后给她带一块小小的年糕,是她的快乐。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 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 当她看见妈妈的时候,妈妈手里拿一块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她。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 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 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 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当流着泪听完这个故事,又反反复复的听着这首歌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天下有多少这样的父母,在默默的为儿女付出一切。 而天下又有多少这样的儿女,能够感恩于亲人这样一颗爱心!而做为一个人,生活给予我们的又不仅仅是来自于亲人的爱,那我们是否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一刻起,我们便拥有了太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健康!兄弟姐妹给了我们欢乐和亲情!老师给了我们知识和关爱!朋友给了我们友谊和信任!

  当我们感受一缕晨风,听见一声鸟鸣,触摸一滴露珠,那是来自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愉悦!当我们迎来新一轮朝阳,目送夕阳西下,那是时光丰富了我们的生命!甚至,当我们承受了一次风雨,走过了一段泥泞,那是生活给了我们战胜的勇气……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微笑面对!学会了感恩,我们便拥有了快乐,拥有了幸福,也拥有了力量!我们才不会在生活中轻言放弃,勇往直前!

  适合中小学生读的感恩勤奋励志故事(三)

  有一个城市发生了地震。 救援工作在紧张地进行。 三天后,救援工作人员依稀听得一处有“救命啊!快来救我的孩子啊!”顺着声音搜索,发现是从一片废墟中传出来的。 拔开废墟,发现一位年轻母亲四肢撑地,腰背拱起,顶着残砖碎瓦废梁,而在挡住的空间下,有一个婴儿,躲在他身下,熟睡着。 这位母亲不住地叨念着:“快救我的孩子!快救我的孩子!”当救援工作人员把她们救上来后,她第一句话就问:“我的孩子怎么样?我的孩子怎么样?”医护人员告诉她:“你的孩子很好,没有危险。 ”当她一听自己的孩子安全了,没有危险了,心情一松,晕倒了。 医护人员赶快把她送往医院抢救。

  这位母亲之所以能撑到现在,是她要救孩子出去这个强烈的念头支撑着她,如果没有这个信念,她自己也不能坚持下来。

  适合中小学生读的感恩勤奋励志故事(四)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 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 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 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 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适合中小学生读的感恩勤奋励志故事(五)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下一篇:少年读书励志故事 小学读书励志故事
上一篇:当代名人励志故事五篇精选(当代名人励志故事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