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间故事有哪些(民间小故事中国民间故事)

2022-12-01 10:37:2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6

  中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下面的故事你看哦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老枣树

  老枣树即庆云县的唐枣树,此树在庆云镇原后张乡周家村的村南,漳卫新河原鬲津河南岸,这棵老枣树的传说数不清、说不尽,曾在清代康熙元年任庆云知县的卢元培做诗赞这棵奇树“半亩清阴俯碧川,沧桑历尽势参天。 繁枝自抱风云色,贞干宁辞冰雪缘。 高士结庐容啸傲,将军屏坐寄流连。 聊珠而后知盈箧,绝胜南华第一篇。 ”

  这首诗对老枣树的描写可以看出上推千年这棵树就可遮阴凉达半亩之多,虽历尽沧桑,仍有参天之势,枝繁叶茂,罗城及瓦岗寨的这些将军们为了大唐的基业,出生入死进出庆云绝非一次,而且是每次来都是在此拴战马席地而坐休息。 并商议军中大事,成了一个野外的瓦冈将军议事休息的场所,所以那时当地百姓就有将军树之说。 唯有罗成将军对这棵树情有独钟、流连往返,炎热的季节,那战马见到古树可歇凉,也高兴地萧萧长斯鸣。 到了枣熟的季节可采摘以红珍珠样的一筐又一筐的红枣子。

  大家都知道,罗成将军是大唐的开国将军,他来回经过庆云时还没有建立大唐,隋朝是建于公元581年灭于618年,在历史上仅存在了37年,罗成将军要选一棵自己歇凉又能拴战马的树,可见这棵树之大。 他的马不是一般的马,是一匹性子极烈百万军中人见人爱的宝马良驹,在那时这棵古树至少也有百年以上的树龄。 根据清代咸丰四年《庆云县志》里这首卢知县的诗推测,这棵古枣树至少植于南北朝齐国时代的公元479-502年代间,一个年代这么久远的枣树为什么会叫唐枣呢?

  在庆云民间流传这样的一个故事,因罗成将军经常到此树下拴马休息,有一年他又一次在老枣树下休息,正值八月十五左右,此树硕果累累,罗成将军饿了,顺手采摘枣子充饥。 那枣比蜜还甜,他这次还身负重任,代表瓦岗寨英雄去与唐国公李渊商谈合作推翻腐败的大隋,将军来的匆匆未带礼品。

  吃此甜枣后决定以此为礼品见唐国公李渊,装满了自己的军粮袋后,见了李渊呈上礼品,李渊问:“何物”,罗成答:“糖枣。 ”李渊连吃几个不住点头,后李渊将罗成将军所带小枣赏分与李世民及手下众将品尝,以李世民为首的各位大将一口同音高声说:“好甜啊,真是糖枣!”经过这次以枣为媒的合作洽谈,达成了推翻隋朝的共识。

  而且是一个胜仗接一个的胜仗,很快推倒了大隋。 李渊在与群臣商议建国所用国名时,李世民出班奏道:“父王要以唐字立为国号,原因有二,一是父王是唐国公,二是罗成将军以糖枣为媒,使我们与瓦岗寨英雄达成共识,瓦岗寨英雄除单雄信外都已经归顺了我们,均是忠心耿耿的将领,罗成将军为推翻大隋而捐躯,我们要世世代代纪念他送糖枣结联盟之功,不知父王意下如何

  ?”李渊大喜:“准奏”。 唐朝的产生与庆云古枣这段传说传了一代又一代。 糖枣、唐枣,传遍了华夏大地,传遍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微山湖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微山湖那块地方,原本是长几十里,高几百丈的大山,因山上有微子墓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叫微山。 微山山腰住着一户人家,只有祖孙二人。 爷俩儿开垦了几亩山坡地,种点庄稼维持生活。 虽说日子过得穷苦,倒也舒心安稳。

  有一年秋天,豆子快熟了,豆粒又胖又大,爷俩儿很高兴觉得今年是个好收成,不愁没粮食吃啦。 一天傍晚,孙子去豆地里看豆子,担头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赶着一群绵羊在豆地里放。 小孙子跑过去问:“老爷爷,您怎么放羊放到俺豆地里啦?”老头说:“你这豆子收不成啦,十天以内,这座大山就要崩塌啦,这里,就变成一片汪洋大湖,豆子还能收?!不如喂了我的羊。 ”停了停,他又说:“您爷俩儿可是好人啊,赶快朝天亮的方向逃走吧,可不能在这里久留啦。 ”说罢,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羊群也无影无踪了。

  小孙子赶快跑回家,把刚才的事告诉了爷爷。 爷爷听了,说这是神仙点化,就连夜收拾行李衣物。 一边准备带领小孙子朝东方逃走,一边告诉乡亲们跟他们一块逃。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天,山上、山下的人都逃光了。

  就在第九天的半夜里,只听一阵山崩地裂的响声,随后微山就陷下去了。

  微山塌陷变成了汪洋,原来微山的最高峰变成了小岛,从此人们就把这片汪洋叫做微山湖,把汪洋中的小岛叫做微山湖岛了。

  秀才和和尚过桥

  秀才、和尚和一位村妇,同时来到一座小桥边,因桥太小,只能一人一过,但三个人都争着要第一个过,谁也不肯相让。 那秀才自以为满腹经纶,就提议说:“我们就以眼前的桥和河,作一首诗,谁的诗最厉害,谁就先过,你们说好不好?”和尚听了,点头说好。 秀才问那村妇:“你呢?”村妇微笑道:“试试看。 ”

  秀才随手朝河里一指,摇头晃脑地念道:“有水也是清,无水也是青。 青字右边加个争,要识静。 我清清静静把书念,常挂一只读书袋,有朝一日状元做,三班衙役两边站,你看我厉害不厉害?”说完就想过桥。

  和尚一把拉住他,说:“慢,我比你还厉害!”说着,用手也朝河里一指,嘴里念念有道,“有水也是湖,无水也是胡,胡字左边加个米,要读糊。 我糊里糊涂把经念,常挂一只念经袋,有朝一日罗汉做,八大金刚两边站,你看我厉害不厉害?”说完,也想过桥。

  那村妇用手一拦,说:“慢,还有我哩!”秀才、和尚想,你一个村妇,只会纺纱织布,难道也会作诗?

  只见那村妇不卑不亢,用手朝小木桥一指,说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乔字右边加个女,要识娇。 娇娇滴滴人人爱,我常挂一只子孙袋,有朝一日母亲做,大的儿子做状元,小的儿子做罗汉,你看我厉害不厉害?”

  那秀才、和尚听了,脸色涨得通红,只得让那村妇第一个过桥。

下一篇:民间故事--与月亮有关的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
上一篇:关于台湾的民间故事(关于台湾的民间故事和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