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关于鬼节万圣节之夜_鬼节万圣节之夜的来源

2022-12-01 06:09:5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8

  你知道“Halloween”吗?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 在每年的10月31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妖魔鬼怪纷纷出动,所以也被人们称为“鬼节”。 关于鬼节万圣节之夜的来源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关于鬼节万圣节之夜_鬼节万圣节之夜的来源。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关于鬼节万圣节之夜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 “HALLOW” 即圣徒之意。 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 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Halloween"一词的产生

  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 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

  万圣节的习俗——不请吃就捣乱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____会。 那时的11月2日,被_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

  世界著名的南瓜市场

  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 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 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 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孩子们喜爱的节日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 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 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 “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脸谱化妆是万圣节传统节目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 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 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 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 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 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下一篇:丽水市莲都区梅益红童装店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上一篇:白露和寒露的区别是什么(白露与寒露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