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凌晨四点半》读书笔记范文800字

2022-12-01 01:41:5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7

  《哈佛凌晨四点半》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哈佛大学培养社会精英和优秀青少年的制胜法宝和成功秘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哈佛凌晨四点半》读书笔记范文800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书笔记范文800字

  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而不是尽力而为。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花费大工夫。

  懒惰就像灰尘,再硬的铁碰上也会生锈。

  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为时已晚!

  如果今日不走,明日就只能奔跑!

  ……

  这些脍炙人口的人生格言都是我摘抄自《哈佛凌晨四点半》里的人生箴言。 每当我读到这些令人振奋的哈佛警句时,我都会心潮澎湃。

  《哈佛凌晨四点半》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哈佛大学培养社会精英和优秀青少年的制胜法宝和成功秘诀。 书中大量的举例证实在哈佛大学里只有通过勤奋和毅力以及不断进取的学习作风来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其中,竭尽全力的卡特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成为了一家大公司的CEO,并出版了个人自传,鼓励人们竭尽全力的去学习;花甲之年的雷史东先生依然走在时间的前沿,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娱乐企业;从一个自卑的黑人小男孩成长为一个自信的心理学教授的基恩博士,他体会到一个人的成败并不取决于他的出生,而在于他有没有自信心。 他们都是哈佛大学学生和老师,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哈佛的精神。

  当你在埋怨学习地辛苦之时,哈佛的学子正在思考一个又一个复杂的问题;当你在被窝里熟睡的时候,哈佛的学子还在大学的图书馆夜读;当你拿着平板电脑废寝忘食的玩游戏时,哈佛的学子们早已经拿出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了。 尽管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我从这本书里已经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勤奋、努力、专注、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够获得不同于常人的成就。

  联想到我自己,联想到自己有那么一次不漂亮的成绩,我开始反思。 一直觉得是个还不错的学生,学习也不是很吃力,成绩还不错,所以每次学习都只是花很少的时间完成必须完成的作业。 而剩下的很多时间都用来游戏,偷懒了。 久而久之,自己就对学习懈怠了,也不踏实了,有一种自我满足的不好的状态,果然,成绩就下降了,自己也很郁闷很难受。 现在的我很庆幸看到了《哈佛凌晨四点半》真本书,很庆幸在我最需要反思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就好像给我打了一针兴奋剂,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和激情,让我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新学期马上就到来了,我一定能带着这份力量走向我全新的学习道路。 就好像书中的一句箴言:“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才是最早的时候。 ”我一定要不断努力,不断磨练,不断超越最好的自己!

  《哈佛凌晨四点半》暑假读书笔记

  暑假里,我读了《哈佛凌晨四点半》这本书,它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哈佛是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不折不扣的行动力的象征。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普通的凌晨四点半,哈佛的图书馆里坐满了认真地看书、专心地做笔记、积极思考问题的哈佛学子。 除了哈佛的图书馆,像学生餐厅、教室、医疗室里,仍然不乏认真学习的哈佛学子。 他们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感染着每一位学子。 对他们来说,哈佛大学就像一座不夜城,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地方就是一个图书馆,甚至他们自己就是一个移动的图书馆。

  这真是太震撼了。 当我还在睡觉时,当我还在埋怨睡的太少时,哈佛大学的学子们已经在学习了。 到底是什么让哈佛学子如此勤奋学习?我想着和哈佛精神与哈佛学风有关。 我知道了:如果没有勤奋,天才也将一事无成;每一个伟大的奇迹,都源于自信的力量;拥有热忱,你就有了改写命运的能力;现在偷懒流瞌睡留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泪水;学习要全面,而不仅仅是“半桶水";利用你的创造力,打破思维的枷锁;用心跳来计算时间,而不是让光阴带走心跳;人贵有自知,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混淆理想与白日梦;要抓住身边的每一次机遇。

  不要只看到别人的光环,要知道那光环后面不为人知的血与泪!人生都是一个奋斗过程,就连哈佛的那些优等天才都不辞辛苦扎实勤奋的学习。 我们就更不能放松懈怠了,否则只会和别人差得更远。 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我们要端正我们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始终保有对知识浓厚的兴趣,努力学习吧!学习,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用我们点滴的积累来创造我们的未来!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

  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这幅流传在网络上的照片,令人震撼。

  据说,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 很少见到哪个学生光吃不读,也很少见到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 在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 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 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

  于是,哈佛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人到底有怎样的潜力?人的梦想,为什么在哈佛就能实现?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

  她回忆说:“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时,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 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 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 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 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 ”

  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 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

  谢娟说,有一个在哈佛学习的北大女孩,她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课,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 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 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得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

  那个北大女孩说,她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很大。 “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 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 ”

  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 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

  在哈佛不仅学生有压力,老师一样有压力。 在哈佛的课堂,要求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新的。 老师每年讲课的内容都要跟上前沿科学的发展变化。 因此,哈佛的老师必须处在最前沿科学的研究阵地。 哈佛认为,教授首先应当是个学者,能够享受挑战和创新的乐趣,而且能与他人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比之下太轻松了。 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 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 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的任务。 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 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 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 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

  对此,谢娟也非常感慨:“我们也对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进行了采访,但却很难感受到哈佛那样的学习气氛和探究氛围。 ”

  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中国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

  旅美教师吕老师说,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

  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

  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 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 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 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

  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 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 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 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 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 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

  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 而比较中国,中国的高中是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 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 而中国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于是,把大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 我们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 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

  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 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 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需要你来追赶他了。 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 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另一个结局。

  哈佛没有高楼大厦,只有新英格兰的红砖墙。 即使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过在校园有一个不起眼的停车位。

  毕竟,哈佛最起眼的是100座图书馆,尤其是一个个像图书馆那样的人,或者说,一个人就是一座图书馆。 哈佛或哈佛人是不需要任何包装的。

  有人称史华慈是哈佛的一位类似东方的大儒,在他动过癌症手术的82岁高龄的时候,依然天天早上按时去办公室工作,即使有时要倒下。 而他办公室里挂大衣的两个衣架,竟是用铁丝胡乱缠绕而成的。

  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3天要啃下一本大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读报告。 哈佛过桥便是波士顿,前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在哈佛读博士那几年,没有上过桥没有去过波士顿。

  哈佛学生或是哈佛教授,首先不是一份荣誉,而是一种证明。

  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志力,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

  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

  哈佛告诉你---在哈佛的凌晨四点半。

  哈佛图书馆墙上训言

  1.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 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5.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6.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都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7.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8. 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9.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书笔记范文

  哈佛,每个学子心中最高的殿堂。 作为世界一流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八位美国总统,四十位诺贝尔奖得主,三十位普利策奖得主和各行各业的精英。

  凌晨四点半你在干什么?大部分人都处在睡梦之中。 而哈佛的学子们早已手捧书籍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就像书中说的一样:到了哈佛你就会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而是付出了更多努力的人。

  哈佛学子们如此努力,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必须努力,只有努力了才能坚实地写下人生的华美篇章。 那么就问问我们自己,我为什么要努力?为什么要努力读书?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许是为长大后生活得更轻松,亦或是应父母要求。

  前两者还好,至少是在为自己读书。 如此便引出了一个问题。 我,在为谁读书?如果只是为了父母的夸奖,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便都是毫无意义的。 但若心中有了意念,知道不论是父母或是老师都是希望我们有个精彩的人生,所以我们更要为了自己用功读书。 那么我们才会真正投入进去,便更容易成就人生。

  哈佛的学子们不仅是为自己读书,更深深沉醉于书籍本身。 他们读书无所谓环境,无所谓条件,无所谓时间。 哈佛的餐厅、医院甚至是一把长椅都是一个图书馆,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是安静的,唯有手中的书籍在同内心交谈。

  《哈佛凌晨四点半》一书让我懂得了成功不仅要靠努力读书,更要循着自己的心,让读书成为不可分割的情趣,还要学会思考人生,展望未来!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书笔记

  哈佛,这所美国高校我们每个人对它都不会感到陌生,世界第一的名校,其中的一句名言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今天睡觉,你将做梦;今天努力,你将圆梦”。 《哈佛凌晨四点半》就带领我们走进哈佛学子的日常生活。

  本书主要讲述了哈佛大学学生的学习氛围,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能够看到捧书阅读的人,不论是半夜还是凌晨,哈佛校园中灯火通明。 图书馆、教师甚至在餐厅中都会有学生在学习。 校园中强烈的学习氛围感染着每一位哈佛学子。 他们在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不会穿着华丽的服装在校园里大放异彩,他们有的只是匆匆的步履,他们在用勤奋书写着人生。 哈佛并不是一个神话,它只是众人努力的一个缩影。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如果你已经感觉到到了时间快要来不及了,那么你其实已经领先别人一步了,如果你想成功,就要从此刻开始。 你可以自己想一想,凌晨四点半的你,是不是还在沉睡于梦中,这就是你和哈佛学子的区别。 成功与享受就好像鱼和熊掌一样,二者是不能够兼得。

  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就应该努力拼搏,或许我们不太能够凌晨四点半还要起来学习,但我们完全可以抓住应该学习的每一寸时光,为自己的未来拼一把!

下一篇:丑小鸭二年级读书笔记10篇(丑小鸭读书笔记怎么写)
上一篇: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500字(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500字大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