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来历及相关知识(门神的来历以及相关知识)

2022-12-01 00:18:5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9

  元旦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中国古代曾以 腊月、 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但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知道元旦节的来历和其他一些知识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元旦的来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元旦的来历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 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 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元旦的传说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 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 舜。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晋代诗人辛兰曾有《 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 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元旦饮食健康知识

  招数1:赴宴之前饼干垫底

  赴宴前最好先吃些苏打饼干、土司,甚至用水果来垫底。 一来可以增加饱足感,二来可避免在筵席中摄取过多的肉类与油脂。

  招数2:盘饰青菜多多进食

  筵席中往往缺少蔬菜类,建议不妨多吃盘饰中的青菜或水果,以补充纤维与维生素的不足。 蔬荤比掌握在3:1至4:1,这样即使脂肪吃多了,也能随蔬菜中的膳食纤维排出体外。

  招数3:汤汁鱼肉少量摄取

  如果希望在餐桌上减少油脂的摄取,建议少吃油炸的菜肴,或者将裹粉及肉类的外皮去除,而汤汁、浓汤和菜汁尽可能也少喝。

  此外,避免摄取过多的蛋白质与胆固醇。 鸡、鸭、肉等动物性食物要避免过量,否则人体呈酸性体质,容易疲劳。 螃蟹、鳗鱼、虾等海鲜,胆固醇含量较高,最好不要过量食用。 尤其在吃自助餐时,应当少吃此类食物,切忌吃得过饱,以免导致胃肠道、肝脏的负担加重。 饮食顺序为:汤、蔬菜、主食、海鲜、肉等。

下一篇:2018元旦放假安排时间表(2018元旦放假安排时间表最新)
上一篇:描写中秋节的七言古诗(关于中秋节的七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