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的由来

2022-11-30 00:34:1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3

有网友问筝的由来,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筝的由来。

古筝起源于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故也称秦筝。 早期的古筝,为五弦,筝体为竹制,形式如“筑”。 以后筝弦逐渐增加。 东汉许慎和清代训诂家朱骏声分别在《说文解字》和《说文通训定声》中有具体说明。 许慎说:“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为瑟,易竹以木。 ”朱骏声日:“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 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以木。 唐以后为十三弦。 ”现代更增加至二十一弦。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三国时期的筝弦当为十二弦。 用假甲弹筝,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公元前502年)的梁代《梁书-羊侃传》载:“有弹筝人陆大喜,著鹿角爪,长七寸”,在李商隐的《无题二首》诗中有:“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可见三国时期仍是用肉甲演奏。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属于弹拨乐器。 古筝结构由面板、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38弦筝为最多(分瑟·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以上就是筝的由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椰子保存时间多长(去皮椰子保存时间多长)
上一篇:羽绒服自然晾干要多久(冬天羽绒服自然晾干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