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发光原理(萤火虫发光原理简单)

2022-11-28 20:29:4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5

有网友问萤火虫发光原理,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萤火虫发光原理。

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萤光素(在萤火虫中的称为萤火虫萤光素),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 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并与氧气发生反应,反应中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从而发光。

萤火虫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

萤火虫分为水生类和陆生类两种。 体型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 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 头狭小。 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 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后生成的黄绿色荧光。

萤火虫体长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细长,头较小,体壁和鞘翅较柔软,头部被较大的前胸盖板盖住。 雄虫触角较长,有11节,呈扁平丝或锯齿状;腹部可见腹板6~7节,末端有发光器,可发出荧光;雄虫大多有翅。 雌虫无翅,身体比雄虫大,不能飞翔,但荧光比雄虫亮。

世界上已知萤火虫有2000多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中国约54种,各地皆有分布,尤以南部和东南沿海各省居多。

以上就是萤火虫发光原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囊萤映雪是什么意思(囊萤映雪是什么意思解释)
上一篇:囊萤映雪是谁(囊萤映雪是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