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苏东坡吗 苏轼一生娶143个老婆

2022-11-14 20:14:3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60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当年初读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时感动于苏轼对原配亡妻王弗的深情。因为她从一首悼亡词来说的确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其中的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自然而又深刻,都展现了苏轼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

我们往往感动于他们之间的深情,却不知事实会让我们很多人大跌眼镜,感叹不已。因为在王弗死后不久,苏轼就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据考证苏轼一生中娶了两位妻子,一位是王弗,婚后十一年就过世了;另一位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她嫁给苏轼时是二十二岁。此外,苏轼还有好几位侍妾,其中最出名的一位侍妾叫王朝云。

王朝云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王闰之买来的丫环。她聪明伶俐,当时才十一岁,比苏轼的大儿子苏迈还小六岁。苏轼杭州任满后,一直把她带在身边,逐渐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在王闰之死后,成为了苏轼事实上的第三位妻子。

之所以说王朝云是事实上的第三任妻子,因为在身份上,王朝云初入苏家是丫环,后为侍妾,在名分上不能享受前两位夫人的待遇。苏轼的儿子们虽然很敬重她,毕竟多少还是有些隔阂的。

但是与之前的两位夫人相比,能够称得上知己、并在晚年给苏轼以细心照顾的人却是王朝云。因此在苏轼的诗文集中,她的名字及与其相关的事情都比前两位夫人多很多。

据说王朝云长得很美,还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秦观曾写了一首《南歌子》来赞美她词中秦观引用宋玉的《高唐赋》为例,以巫山神女来比王朝云,由此可见其美貌与善歌。更有意思的是苏轼还写了一首与秦观的《南歌子》相唱和的词。

丫环出身的王朝云一开始并不识字,来到苏轼身边后才慢慢地读书练字,并且进步很快,对于诗文词句的意思和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苏轼乐观豪迈,也耿介直言,遇上看不惯的事情总是一吐为快。为此总是得罪人,自己也不痛快。

某日吃完饭后,苏轼摸着已经发福的肚皮,问身边的侍女:“你们说说我肚中装了什么东西?”一婢抢着说:“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人回答道:“满腹都是机械。”意思说,是满肚子学问见识。苏轼也认为不恰当。轮到王朝云时,她说:“朝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听后捧腹大笑,点头称是。

说苏轼是“一肚皮不合时宜”,在苏轼当时的处境来看再恰当不过了。对于治理国家,苏轼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主张。他既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又反对全盘否定新政的司马光等旧党。搞得新旧两党都不欢迎他。因此,王朝云评价苏轼“一肚皮不合时宜”,是真正懂他才能说出的话,是他的知己 。

苏轼贬居惠州时已年届花甲,妻子王闰之也已经去世。苏轼便决定将一家老小安顿在宜兴。这时王朝云才32岁,她的去留问题成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当时的习惯是侍妾可以不必随之流放岭南。但是以王朝云的年龄,膝下又无子女,似乎又不便让她和儿子苏迈、苏迨等人一起前往宜兴。

王朝云却义无反顾地选择随苏轼去惠州。虽岭南路途遥远,前景叵测,但她决不会离苏轼而去。于是王朝云就成了苏轼第二次流放生涯中的生活伴侣与精神寄托。为此,苏轼还专门写了一首诗赠给她。以此赞美王朝云不忍弃自己而去,甘于与自己共患难的一片深情、一份重义。

在来到惠州第三年的七月,王朝云便病逝了。王朝云过世后,苏轼写了好几篇诗文悼念她。其中一篇墓志铭,对王朝云的一生作了很高评价:“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大概的意思就是说王朝云为人聪明仁义、自始至终忠心恭敬。这是相当中肯的评价,可见苏轼对她的完全认可。

后来苏轼还写有《悼朝云诗》、《西江月·咏梅》,前一首表现了王朝云亡故后的深沉悲痛和深切怀念,后一首也能看出对王朝云的追悼,其中苏轼把朝云比作傲雪绽放的梅花,面对恶劣的环境能坦然视之,泰然处之。可见王朝云在苏轼心中的地位。

可见在喧嚣纷扰的尘俗中,在很多时候,再深的感情也是无法抵挡住外来的金钱、权势、功名乃至父母的阻挠等因素的干扰和诱惑以及时间的流逝。我们无权评价别人感情的对错,只是从古今诸多名人的事例中有感而发罢了。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下一篇:抖音怎么一键清空喜欢(抖音一键取消所有赞)
上一篇:形容美丽的四字词 风景美丽的四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