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的大侠如何生存的,古代大侠怎么挣钱

2022-11-07 19:17:4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36

多看武侠小说的朋友都有一个疑问:武侠世界中的大侠不工作,整天行侠仗义,到底有什么经济来源供他喝酒吃饭住客栈。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侠们的财富多得超乎你的想象。大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背后是有团体的,那个团队叫做某某派、某某帮、某某教。这些派、帮、教既是一个武术团体,也是一个经济组织。它们的资产也非常庞大。

你看过金庸《笑傲江湖》吧,里面令狐冲当上恒山派的掌门,日月神教的任盈盈送给恒山派的礼物是什么?是三千亩良田——日月神教在恒山脚下购置良田三千亩,奉送给恒山派的无色庵作为庵产。这批田地租佃给恒山周边的农户,每一年的田租就是一笔巨大财产。

恒山派算是小门派,拥有的田产就有三千亩以上。作为武林的泰山北斗,少林派的田产更庞大,据《少林寺准敕改正赐田牒》记载,唐初,高祖李渊曾赏赐少林寺“寺前件地,为常住僧田,供养僧众”,“合得良田一百顷”。一百顷等于一万亩。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再赏赐少林寺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又依《均田令》分给每个僧人三十亩的“口分田”。

武当派呢?可以说,武当山下的一大片良田都是武当派的。明代成化十二年(1476),朝廷发了一道给武当派划拨田产的敕令:“地东至青羊涧,西至行宫,南至桃源涧,北至明真庵为庵中永业。”有些寺院还涉足金融业,开办银行。宋代时,那些由寺院开设的放贷机构叫做“长生库”。

还有丐帮,别以为那是叫化子组成的帮派就很究,丐帮帮主的财富其实比你我都要多。宋时,丐帮帮主叫做团头。明代话本小说讲了南宋杭州的一个真实的丐帮帮主,姓金,名老大,“祖上到他,做了七代团头了,挣得个完完全全的家事,住的有好房子,种的有好田园,穿的有好衣,吃的有好食,真个廒多积粟,囊有余钱,放债使婢,虽不是顶富,也是数得着的富家了。”

丐帮帮主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众丐平日需向帮主缴纳“日头钱”,并服从帮主的权威,以此换取组织的照应:当雨雪天气,众丐无处乞讨时,帮主要负责熬粥供养众丐。帮主则将收到的“日头钱”用于放贷盘利,理财投资,慢慢的便积累下过人的财富。

现在,你还担心大侠成天行侠仗义,没有经济来源供他喝酒吃饭住客栈吗?

古代大侠怎么挣钱

武功高强的大侠也跟普通人一样,也是需要挣钱的,只不过挣钱的手段不一样。稍微举几个例子:

《楚留香传奇》中的男主角楚留香,他的主业并不是偷,虽然被称为盗中之帅,但并不以偷盗为生,他的真实身份是地主。

《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主角李寻欢和阿飞就那么有钱了,一个是把老婆和家产都让给龙啸云的痴情汉子,一个是孤儿,还记得第一章里阿飞买酒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吗?对,杀*。

《武林外史》中的沈浪,他是百年武林世家沈家九州王沈天君的唯一传人。十岁散尽家财,流浪江湖,二十一、二岁於仁义庄一战成名,尔后纵横江湖十年有余。他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看过原著就知道了,以缉捕名凶和凶盗所得之花红为生,且身经百战,战无不胜。

《陆小凤传奇》中的花满楼、西门吹雪、叶孤城原本就有很好的家世,陆小凤的身世是个谜,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只知道七岁就成名了,有很多朋友,西门吹雪、司空摘星、朱停、花满楼、老实和尚、木道人、叶孤城、李燕北、蛇王等都是他朋友,甚至连当朝皇帝,都将陆小凤视为知心好友。像这样的人,原本也是不愁吃穿的。

《三少爷的剑》男主角谢晓峰,翠云峰,绿水湖,神剑山庄的三少爷,五岁学剑,六岁解剑谱,七岁时已可将唐诗读得朗朗上口,十多岁时就已击败了华山派门下的第一位剑客游龙剑客华少坤。神剑山庄是武林中的圣地,江湖人的禁地。这样的家族,能在江湖上立足,靠的不单单是武功,还有管理能力。谢晓峰不想做谢晓峰,做没用的阿吉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大侠也可以这样挣钱。

《欢乐英雄》中的郭大路,当过镖头、厨子、卖过唱、卖过艺等等,这可能是武侠小说中最接近真实世界的人物。

在我的武侠小说《温柔刀》(原名《温柔的刀》,未修改版在头条有连载)中的主角温柔,是个侠盗,但并不以偷盗为生,他是一个大家族的一份子,财富无可计数。《鬼哭小斧》中的张老实,双重身份,杀手和捕快,不为钱杀*,收入全靠衙门里的工资。

武侠小说中的大侠,各有各的生存之道,有的是因为家世好,比如唐门弟子,比如古龙小说中的花满楼、西门吹雪等人,比如金庸小说中的慕容复,有的是靠走镖为生,也有是靠杀*赚取报酬,也有靠出卖体力。

在中国古代,有穷学文富学武的说法,学武的基本上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但武侠小说有很多虚构的地方,读者可以想象他们的收入来源,事实上对于武侠小说来说,这不是最重要的,武侠小说要宣扬的是侠的精神。

下一篇:《唐·吉诃德》故事简介(唐吉诃德的形象及其意义)
上一篇:高层失火该如何逃生口诀(发生火灾如何自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