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乐高为什么停产(高乐高下架的真实原因)

2022-11-07 18:31:0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40

“活力生活,每时每刻,享受生活,享受高乐高”、“精彩绝伦,妙不可言,就像新清爽配方高乐高,口感爽,享受生活,享受高乐高”、“有能量,够纯粹,就像巧克力味高乐高,香浓润滑,营养美味,享受生活,享受高乐高”...

相信每一位“80后”、“90后”出生的朋友们,都对这样的广告词非常熟悉,对广告词之中的高乐高,更是不会陌生,毕竟这“高乐高”的广告,在2008年时,几乎制霸了我们的电视广告,而高乐高产品本身,在那时也是让我们求之不得的一种饮品。

时至今日,高乐高似乎只能在我们的童年回忆之中找到了,曾经风靡了一个时代的营养美味,如今又在哪里呢?

其实,看高乐高的话,我们可以用一个“SWOT”分析法,也就是分析高乐高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外界的机会

高乐高的第一个机会,那就是它非常符合市场需求,市场正好有这个空位。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希特勒自*了,从此之后,欧洲战场上的战事便基本上宣告结束了。

但是虽然战争结束了,可战争留给人们的创伤却依然没有结束,当时整个欧洲由于经受了连年的战火,经济非常的困顿,人民生活质量基乎等于0。

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可以说是民不*生。

在当时的德国,很多身姿高挑的德国美女,仅仅为了几块面包,几颗巧克力,甚至两双长筒丝袜,就可以被美国大兵像货物一般给挑走,而其他国家的情况也比德国好不到哪里去,毕竟打仗打了这么长的时间,人们哪里会安心生产呢?

而对人们生活最大的影响,那就是吃了。

在当时,人们的嘴里能有一口饱饭,就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至于有滋有味、有荤腥甜食,那可以说是一种奢望。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善于做生意的特点便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能够让人们的嘴里有滋有味儿,那肯定能够大赚一笔,于是很多人便把目光投向了营养美味的食品行业。

1946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两个人费雷罗和温度拉哥俩,终于研究出来了一款高营养食品,那就是由天然可可粉做成的“Cola Cao”。

这种食品的特点,就是高营养,高能量,而且口味非常的香甜,因为是天然可可粉做成的,所以在与牛奶一起冲调时,会散发出一股巧克力香味,更让这本来就非常甜的产品,多了几分醇厚的口感。

这非常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食品的需要,完美地迎合了市场需求,填补了市场空白。

再一个优势,那就要说到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了。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支援欧洲经济复苏,这让欧洲人们起码有了工作,有了一些可支配的收入,不然的话,哪怕欧洲人们再喜欢,怎么喜欢喝Cola Cao,手里没钱,又怎么能去买呢?

有了钱之后,人们才能满足自己,对于香醇饮品的需要。

产品不错

而Cola Cao自身的优点,那就是它非常符合欧洲人的饮食习惯。

在欧洲,把可可粉和牛奶一起喝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最简单的来说,冲咖啡时会加入牛奶,所以当Cola Cao出现之后,这种香甜无比、口感醇厚的产品,立刻被人们所接受了,其过程中,人们几乎没有半分阻碍的心理。

Cola Cao的另一个本身的优点,那就要说到它对欧洲人们消费心理的把握,在当时,Cola Cao创作出来了一首歌,就叫《Cola Cao之歌》:

“我是来自热带非洲的可可种植者,一边耕耘,一边高唱Cola Cao之歌...”

在战后的欧洲,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从物质上来讲,是需要各种生活物资,是需要去工作,去重建经济创造财富。

但是从精神上来讲,人们更需要的就是希望。

在战后,谁不想能够从此平平静静地过日子,能够好好安居乐业,而《Cola Cao之歌》,正是用它非常欢快的旋律,和蓬勃富有希望的歌词,给了人们这种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

在当时,几乎所有喝Cola Cao的人,都会唱这首《Cola Cao之歌》,这首歌也就成了一首经典之作,非常生动的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化。

第三个优点,那就是Cola Cao的产品定位和分销渠道以及产品多元化,做得非常好。

它的产品定位一直都是高品质、高营养的安全健康食品,这就表明了它的价格一直是处于中高档的,并不会说太便宜,但哪怕是低收入人群,咬咬牙也能买上一罐。

而且在通过Cola Cao这种固体冲剂饮料打开了市场之后,它背后的努德莱斯巴集团更多的产品也喷涌而出,可可类的糕点,糖果,乳制品,茶,以及一些肉类熟食加工品,也都借助着Cola Cao涌入了世界市场。

而且Cola Cao的目标就是全世界的市场,不仅在欧洲有他们的公司,在非洲、美国、南美洲,都有他们的公司。

而如果说哪里有什么市场布局白板的话,那么就要说到我们中国了,但是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经济的大门也对外打开了,Cola Cao便把目光瞄准了中国这块儿非常广阔的市场。

“高乐高”

1990年,努德莱斯巴集团在天津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高乐高食品有限公司。

借助谐音,“Cola Cao”转为了“高乐高”,并且在这个名字里,也有“喝了高乐高,就能长得更高”的意思。

在高乐高公司开幕时,甚至是前国际奥委会主x,萨马兰奇都来为它剪彩了,就这样,高乐高在中国开始了他的旅程。

从这里来分析的话,高乐高在中国的第一个机会依然是可以很好地填补市场空白。

在当时,我国刚刚开始了改革开放,但是所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的,却是集中在了南方和东南的沿海城市,在广大的内陆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依然并不算多姿多彩。

在吃上面,更是依然以饱腹为主,荤腥和甜味依然是非常奢侈的味道。

在这时,高乐高进入中国市场,凭借着其香甜醇厚的味道,很容易便征服了中国消费者们的舌头。

再一个机会,那就是我国的“照顾”。

在当时,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很多政策都在向着这种中外合资企业倾斜,在一些手续的办理上,在税收上都给了很大的便利,这就让高乐高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和活动空间。

而且在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推进,人们的收入也在稳步地提高着,收入的提高,也就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需求,依然是那句话,人们兜里有了钱,才能放心的去满足自己的嘴。

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1999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000元左右,平均在一个月的话,那么就不足300元,在当时,一罐高乐高大约有500毫升,卖到了20多块钱,换算到今天至少200元。

这样相比较起来的话,高乐高在我们国家的定位已经算是一款高端饮品了,但虽然是高端饮品,人们一个月拿20块钱出来买一罐高乐高,虽然会心疼,却是依然可以做到的。

说到高乐高在中国开拓市场中,他自身的优势的话,那么却要首先说到高乐高非常能够捕捉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在当时,高乐高是一款外国品牌,“洋玩意儿”,而在我们中国,却是很容易就被附加上“先进、高品质、昂贵”等光环。

尤其是在人们月收入不足500元,一罐高乐高却要20多元的这种性价比之下,能够喝上一罐高乐高,绝对就能说明这个家庭条件不差。

记得在2000年初,《家有儿女》播出了,在电视剧中,刘星一家的冰箱里、餐桌上经常备着高乐高。

所以现在人们探究的话,便可以发现,刘星家的条件那是相当优越的。

而且高乐高自身的产品品质,和管理经验对当时的中国市场来说,绝对是有着代差的。

有着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以及高品质的产品高乐高,在中国很快便混得如鱼得水。

而再一个对于消费者心理的捕捉,那就要联系到高乐高的对目标客户的选择了。

在当时,高乐高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很快便将孩子定为了他们的目标客户。

第二个原因,那就是高乐高自身的产品是一款高营养的产品,高乐高,喝了就能长高,这对于想让孩子们长得更高的家长来说,无疑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而第二点,那就是在当时,高乐高这种饮品,并不被中国的家长视为什么正餐,都会被视为“零嘴儿”。

但大人吃零嘴,总感觉并不是那么“和谐”,零嘴似乎只成了孩子们的专利,所以对于孩子们,高乐高就非常看重,以至于后来,高乐高也出了一些非常具有特色的动漫形象,那就是“乐颠一族”。

穿着红色外套的大力可,戴着黄色墨镜,浑身发蓝的大头锌,抱着一本书的蓝色头发的盖琪妹...

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形象,更加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极大地加强了目标客户和高乐高产品之间的粘性。

而且高乐高在出售时,也会加上一些搅拌棒,摇摇棒之类的小玩具,说白了就是一个电动搅拌棒,一些塑料杯和一些塑料小机器人,但是这样的赠品,却让孩子们更加喜欢高乐高。

至于说到营销手段上,高乐高则是更加下了血本。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上面,高乐高成为了中国体操队的赞助商,高乐高也成为了中国体操队的指定用专用营养产品,这也让高乐高的广告几乎在那一个暑假霸屏了电视。

在当时,2008的北京奥运会,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是个什么分量的,想必就不用多说了,而在这样的一股热潮之下,高乐高乘势而上,自然也就打开了更广阔的大门。

按理说,这样的高乐高应该是非常有前途的,但是为什么现在我们却几乎不怎么见到他了呢?

日益消失

这就要说到高乐高的劣势和挑战了。

最紧要的挑战,那就是随着我们中国地发展,尤其是在加入了WTO之后,我们的经济几乎是进入了腾飞的状态,人们的收入越来越多,对于食品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多的竞争者也就出现了。

像是“好丽友派”、“娃哈哈奶”等产品,这些产品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和高乐高同质化非常严重,人们买谁不是买,高乐高的优势也并没有那么大了。

并且随着我们国家越来越开放,国家实力越来越强盛,人们对于外国的那种神秘感,敬畏感也逐渐地消失了,人们越来越发现,外国似乎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更圆,外国的产品并不比中国的更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乐高身上原本那层“高端产品”的光环也便逐渐退了下去。

而说到高乐高自身的缺点的话,那么就要说到产品生产定位的失误了。

高乐高想把在欧洲的产品多元化成功经验复制到中国来,于是他便生产了很多的产品,像是巧克力棒,巧克力蛋糕等等,这些都还没什么,但是他却也生产了一些水果口味的高乐高冲剂。

这些水果口味的,喝起来却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总之就是不太对,这也就让高乐高的相关销量日益下滑。

而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对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高乐高是什么?高能量的同时,也就代表了高热量,吃了会发胖,但人们的饮食方向越来越绿色化,健康化,吃了会发胖的东西怎么能吃呢?

在追求“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这种饮食观念下,高乐高也越来越被人们认为是垃圾食品。

并且,高乐高的饮食习惯,符合欧洲人的习惯,却并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因为他要用牛奶冲泡才能口感最好,最有营养,用水的话,总感觉差点意思。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有牛奶的话,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喝牛奶呢?

要知道,这种冲泡方式,本来就是一种成本非常高的方式。

并且在这样内忧外患之下,高乐高却也被曝出了生产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

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一次检查中,高乐高被检查出了霉菌超标,当即便被下令将已经卖出去的产品召回销毁,这样一来更是给高乐高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造成了沉重的一击。

如果说存在即合理的话,那么不存在、被淘汰,也一定是有其理由的。

高乐高,作为我们童年的一款记忆饮品,其很多问题或许真的不太适合目前的中国市场了。

如果高乐高能够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的话,我们非常愿意迎接这款产品回归市场,非常愿意找回我们童年中的那段记忆,但是如果高乐高确实很难再让我们消费者接受他了的话,那么便让这份美好的记忆永远都是美好的记忆吧。

下一篇:粽子绳子简单系法(各种粽子的包法大全)
上一篇:金丝楠木一斤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