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的意思(朝秦暮楚和朝三暮四有什么不同处)

2022-03-05 07:23:0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50

这两句成语在古文时原意并不相同,不过现代汉语中使用这两个成语在意义上并无太大区别,可以说是愿意不同,现意相同。

朝三暮四的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这个故事大概就和其他朋友回答的那样,就是养猴人因为养的猕猴太多,家财匮乏,想限制猕猴的食物数量,他对猴子说,早上给三个果子,晚上给四个果子吃好不好,众猕猴皆愤怒,最后他又说那早上给四个果子,晚上给三个果子,于是众猕猴都高兴了。

读完这个故事大家都会觉得猕猴傻,同样的供应数量,但是顺序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这说明猕猴应该是在早起听到这个消息,所以目光短浅,先顾着眼前利益,哪管晚上饿与不饿。

这个故事最初的意思是在指像养猴人这样玩弄手法糊弄猴子欺骗行为。

而朝秦暮楚出自宋代晁补之的《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这个意思用现代词典里释义为,在战国时期,秦楚为两大强国,赵、魏、韩等小国根据自己利益摇摆不定,时而巴结秦国,时而巴结楚国,比喻为人没有原则,摇摆不定,像墙头草两边倒一般反复无常,属于典型的贬义词。

实际上在古典释义里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和豫陕交界的荆紫关有关系,荆紫关地处豫陕交界,是一座两山对峙的关口,关口外是八百里秦川,关口内就是开阔的中原。根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秦楚两国交战频繁,荆紫关就是秦楚两国的交界地,一部分归秦国,另一部分地属楚国丹阳。

公元前312年,秦楚两国爆发了“丹阳之战”,秦国凭借荆紫关险要地势击败了楚国军队,秦国战胜后完全占有了荆紫关地区。后来秦楚两国修好,秦国便又把荆紫关归还给了楚国,因此成语朝秦暮楚是指秦楚两国“丹阳之战”对于荆紫关的占有权问题,荆紫关因为秦国战胜后被秦国占领,后来秦楚修好又重新归还楚国,故此当地人认为自己一会是秦国人一回是楚国人,朝秦暮楚由此而来。

所以在古代释义里朝三暮四和朝秦暮楚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有区别的,到了现代以后,大家通过了解这两段典故也可以看到是现代人把朝秦暮楚的含义嫁接到了朝三暮四身上,以至于现代词语释义中它们俩是同义词语,意义相似,而朝三暮四也失去了原有的本意。

相关关键词:朝秦暮楚的意思
下一篇:为什么很少有人选择组合贷款买房
上一篇:清洁能源基本概念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