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的构造,手枪和步枪的保险通常在什么位置?

2022-07-14 05:13:1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26

先来个最通用的,不管手枪还是步枪,持枪手拇指上方这个位置往往是最常见的保险位,毕竟用拇指就能拨到,比较方便枪的构造。

这种保险的原理不外乎是通过保险杠杆卡住击锤或者说扳机阻铁的释放,以起到保险的作用。当然,有些枪并不光是只有这种保险,比方图一的M1911除了这个拇指上方保险,握把虎口位置也有保险,只有射手握住握把时才能射击,这进一步避免了走火的可能性。

AK的保险不在拇指上方,而是在机匣右侧扳机上方,这个大拨片子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去拨,如图所示,拨到最上方与机匣盖呈封闭状是保险状态

当然,也有些老外会在AK的快慢机/保险杆中间加一个拨片,这样方便食指直接拨动,它的原理也是阻挡扳机阻铁释放击锤

格洛克的扳机保险现在越来越流行,它枪身上没有任何凸起的保险杆,而是将扳机保险、击针保险、防跌落保险都整合到了扳机系统上。只要扳机不触发,击针保险和防跌落保险都是安全的,而要触发扳机,则得扣动连同扳机上的那片小扳机保险才能击发。这种设计对不咋训练的人而言很友好,遇到紧急情况掏出来就射,不用和别的手枪一样还得想想保险在哪儿

当然,这只是现代主流的,早先的稀奇古怪的保险就多了去了..

想司登之所以那么臭名昭著,其中有个原因就是它的保险就是把拉机柄挂在机匣后边的一个槽里,如果士兵在行进中不慎钩开了这个拉机柄…然后就会突突突突突突。或者说不小心把枪丢在了地上,导致拉机柄脱钩,然后就会突突突突突。

所以…司登的正确用法是上满弹匣,然后丢到敌军阵地里

由于步枪弹的威力较大,需要考虑到枪机的承受能力,所以,大部分自动步枪、机枪都是使用导气式和管退式自动原理(步枪用导气式多,机枪一般用管退式),闭锁方式为刚性闭锁(至于手枪、冲锋枪这些使用小威力手枪弹的枪械通常是使用自由枪机,非刚性闭锁,当然一些老式步枪也有使用惯性闭锁和自由式枪机的,比如德国上世纪50年代产的HK G3自动步枪),那么,什么是导气式和管退式自动原理呢?下面来逐个讨论,首先是自动步枪的导气式自动原理:

▲AK系列步枪导气式自动原理

▲AR-18步枪导气式自动原理

上面两张动图就分别体现了导气式自动原理的工作过程,所谓的导气式,其实即使充分利用发射药产生的燃气,通过导管回流来促使枪机完成一系列的动作,比如开锁、抽壳、上弹等,也就是活塞原理,大家仔细看图一,白颜色的部分就表示了高压燃气的运动轨迹,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燃气其实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用来推动弹头离开枪膛,还有一部分则是随着上方的导管回流,而回流的这部分燃气就是用来使枪机完成开锁、抽壳、上弹等一系列自动动作的,自己可以多看几遍动图体会一下,接下来介绍自动步枪的管退式原理:

▲手枪的枪管短后坐

▲巴雷特半自动狙击步枪的枪管短后坐

管退式其实也被叫做枪管后坐式,顾名思义,就是枪管在后坐力的作用下也会向后运动,同时带动枪机完成开锁、抽壳、再次上弹等动作(即枪管后坐)。如果再细分的话,又分为枪管短后坐和枪管长后坐,枪管短后坐则是指枪管的行程较短,通常在开锁后枪管就不动了,由枪机继续完成抽壳、复进等动作,当然,枪管短后坐原理除了在机枪中常见之外,手枪中也是很普遍使用的,比如上图所示,然后再来看枪管的长后坐自动原理,这种管退式自动原理一般在老式的枪械中比较常见,直接看图:

▲枪管长后坐自动原理(邵沙机枪)

所谓的枪管长后坐,顾名思义,就是枪管的行程较长,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枪管在后坐力的作用下,是直接推着枪机运动到底部的,在整个的后坐过程中,枪机和枪管是不分离的,两者的后坐距离基本上一样,只有枪机开始复进的时候,才会跟枪管分离,然后才完成开锁、抽壳、推下一发子弹上膛,这种枪管长后坐原理有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后坐质量大(枪机+枪管),后坐行程又太长,所以射速相对来讲会比较慢,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机枪不使用枪管长后坐原理的原因,只有在早期的老式机枪上才能见到,比如下图的法国邵沙机枪:

▲法国邵沙机枪

因此,各种自动武器(步枪、机枪)的自动原理就大概如上面说到那样,总结一下就是,今天的自动步枪使用导气式自动原理较多,机枪则是使用管退式原理中的枪管短后坐原理,至于枪管长后坐自动原理,一般在早期的老式机枪上使用,今天比较少见了!其实管退式由于运动的机构太多,包括枪管,其精度的要求比起导气式是要稍微差一点的,所以,自动步枪使用导气式、机枪使用管退式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下一篇:喝剩的奶粉可以放多久
上一篇:白色乳胶手机壳怎么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