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人性丑恶的句子,人性是善良的还是丑恶的?

2022-06-20 07:13: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2

“人之初揭露人性丑恶的句子,性本善”,这句大家都会念,只不过人一到社会这个大染缸中泡泡,能出淤泥而不染者可谓人之精品,为数稀罕.

其实善与恶也没有绝对的界限,一个人有的时候可恶之极,有的时候又可能会善良之至,人就是善恶兼备,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想看清一个人究竟善多或恶多,建议了解此人的生活圈子.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再参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许从中你可以判定此人是否值得你去交往.

人性本就存在着善与恶,很多人都说恶是从社会中学习到,既然人性本善,哪社会中第一个恶人从哪里来,所以人性中本有善和恶,

孔夫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几乎成了人性的定论。但是这句话说的有道理吗?几千年后的现代文明对此提出了挑战。

如果用客观的眼光来看“人”,是与其它动物并无二样的生命,只是人类的智商要高于其它生命,而且在地球上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人类得到了更多的偶然,人类才得以统治了地球。

从生命的角度来看人类,也不比其它动物更特殊。

人和地球上的其它生命的本性也同样是一样的,都有着“为了生存”的共性,本无善恶之说。

说明白了,应该是:人之初,无善恶。有的也只是一种生存的本能。

文明社会中说的“善”和“恶”,都是后来教育和社会生活对人产生了改变。然后才形成的所谓“善”、“恶”。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最终,人也就产生并拥有了“两面性”。“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这是普通人、伟大的人所共有的。

说了这么多,最后的定论是:人性无善恶。

人性本是恶的,但是因为读了书,所以才有区分

下一篇:为什么会有飞蚁
上一篇:祖马龙英国梨,高端小众木质香水大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