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攻守城技术!(中国古代是如何守城的?)

2022-09-30 10:49:0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2

中国古代攻守城技巧!(中国古代是如何守城的?)

宋未襄阳保卫战

在古代,敌军来犯,有才能一决高低的就出城摆开阵势,进行会战,如失败要么逃走,要么回城自杀,第二种估量自己没有才能守住的就弃城而逃,当然还有一种,不敢出城迎战就守城,如果要守城,当然要做点预备,古代行军慢,预备起来还是有时光的,第一步发动所有人将城池外围弓箭射程内的草丛、土墙、树堆、石堆,草垛等都要清算清洁。折毁城外房屋、水井防止为敌所用,如城外有庄稼,全体收割,紧迫时要销毁,距城5公里处每隔必定间隔设视察哨所一个。由哨所后面几个联络哨,联络哨应当互相看得见可以以旗或火传递信息。另外在城外各交通要道、关卡设置埋伏哨侦查敌人行为和捕捉敌谍


然后在城外设置障碍,将大圆木并排衔接埋入土中构成木栅,木表面涂抹泥防火,后面堆放柴捆,在途径上构筑陷井,井底埋尖桩并假装成和原路一样,环绕城墙外侧埋置8~10列高15米不易拔除木桩,在城顶构筑烟道通外城下面的烟灶。在城墙的外侧面挂设铜铃。在城上储备砂子、灰土、糠秕、草屑,木碳火桶、开水桶。沸粪桶、2米长的滚木和几十斤重的擂石。配发冲梯撞竿、长矛、长柄刀等武器。在城上储备土本工具和资源网建材,还要修建临时休息的木房,厨房,厕所,设置吊送物质上城的吊竿,在城垛的垛口设置横木并铺上牛皮,资源网使守城者可居高临下瞰视城下,同时可挡住正面箭的杀伤。遮箭架即是事先制造一个突出垛口木架,同样蒙上牛皮防止箭从头上落下,贮备制造临时阻塞被损坏的城垛的木女墙


每60米左右建视察亭一座,内设昼夜现察哨。依据敌人进攻的兵力多少、城池的大小配置兵力,攻守比例在1:25,也就是说攻方十万人守方至少有四千人才有胜算,城上每1米配一个人。城下2米配1人。毎一个男人配资源网3个妇儒老弱做助手。男子六成人持弓,剩下的男子和妇儒老弱持矛,一个一千米周长的城,城上至少要一千人,剩下的分成几队做调换和准备队,主帅在城楼之上。设八个副手分离负责城上四角及四面,士卒5人一组,十人一队,每一百人设一个军官。主帅依据事先商定的旗号和鼓声次数为号召作战、


当敌军迫近时,派在外面视察埋伏的哨兵先凭借木栅抵御迫敌提前展开队形。撤离时点燃木栅后的柴捆,借火障阻拦敌军追击。敌军经过壕堑、陷坑,接近木桩时已是疲乏不堪,守城者再向敌必经之路上撒布蒺藜。用以刺伤人马和搅乱敌人队形,当敌人架设云梯时,守卒以弓箭矢、滚木擂石攻击。


当敌人爬上云梯时,在烟灶内点燃柴草,并加硝磺、砒霜等造成毒烟通过烟道送至外侧城面。使爬城之敌难以呼吸,并浇开水、沸粪、扔烧着的木碳(古代很多起义军都是光脚的),并乘风势扬撒砂子、灰土、糠秕、草屑迷盲敌人眼睛,伺机用撞竽撞翻云梯,当敌人就爬上城顶时,守卒马上用长矛、长柄刀砍杀登城之敌。


敌人攻城失败,就会用围困、夜袭或挖地道,巡夜守卒只要一听到城墙外侧挂设的铜铃响要立即点燃火炬照明并示警,将帅另派士卒专职视察城外景物和植被色彩的变更剖析敌人是否在挖地道。另外在城墙根一路挖坑埋入大缸。通过声音鉴别在敌人挖穴的方向。断定出敌穴攻的方向和距离的远近。然后在城内发掘横堑、穿井以毒烟熏呛穴攻之敌。守者的穴道一般不直对攻者的穴道,多从侧方构成一个角度迎过去,一方面容易截通敌穴,另外在相通后与敌交锋时,应用转弯与敌对打有较好依托和防护性能。


下一篇:饲养苹果螺超全攻略(苹果螺吃什么?)
上一篇:苏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苏州游玩必去的7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