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安眠药物有哪些 (常用安眠药的种类与选择)

2022-09-22 06:55:1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8

常见的安眠药有哪些(常用安眠药的种类和选择)

常用的安眠药主要有四个资源网络,分别是:

1、苯二氮卓类(地西泮)。这是一个镇静催眠资源网络,通过增强神经信息传递物质的神经传递功能,使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抑制作用。主要有地西泮(地西泮)、艾司唑仑(沙丁胺醇)、硝西泮(硝基地西泮)、阿普唑仑(甲基胍、三唑仑)、氧杂地西泮(去甲羟基地西泮)、氟地西泮(氟地西泮)、咪达唑仑(咪达唑仑)等。根据作用持续时间,这些药物可分为三个亚类:一类是短效药物,主要用于入睡困难或偶发性、暂时性失眠的人群,如咪达唑仑,作用时间短,孕妇、重症肌无力者禁用,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者禁用。第二类是中效药,适用于睡眠浅、多梦的人群,如艾司唑仑(estazolam),不良反应少。老人、体弱者和儿童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阿普唑仑(嘉靖安定)具有抗焦虑作用,其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便秘。第三类是长效药,适用于睡得轻、醒得早的人,地西泮(地西泮),治疗范围广,能抗焦虑、抗恐惧症,也用于紧张性头痛。不良反应与阿普唑仑相似,禁用青光眼、重症肌无力。氟地西泮(flu地西泮),口服后能完全吸收,对入睡困难的人有很好的效果,并有胃肠道反应,可导致老年人共济失调。

2.巴比妥类:这是一种通过抑制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来降低大脑皮层细胞兴奋性的药物。这种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极其敏感,小剂量的巴比妥可以抑制大脑皮层。运动区产生镇静催眠作用;较高的剂量会使人感觉迟钝,减少活动,引起困倦和睡眠,并对延髓中枢产生直接影响,如减慢呼吸频率和增加呼吸深度。这些药物根据作用时间也可分为三种:长效(如苯巴比妥)、中效(戊巴比妥、异丙巴比妥)和短效(斯考巴比妥)。有两种给药方法:口服和注射。口服长效药物20 ~ 60分钟起效,中效药物10 ~ 30分钟起效。注射效果快,静脉注射中、短效巴比妥钠盐效果几乎立竿见影。口服或肌肉注射可持续6 ~ 8小时,静脉注射可持续3 ~ 6小时。

3.其他类。这些药物主要包括安眠酮、催眠能量、水合氯醛等。羟脯氨酸易被胃肠道吸收,吸收率可达99%。主要作用于大脑皮层,服药后10 ~ 30分钟起效,持续6 ~ 8小时,醒后无不适,具有舒筋抗惊的作用。导眠能量口服后能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具有很强的镇静催眠作用。人服药后可睡30分钟,服药可持续4 ~ 8小时。水合氯醛是最常用的催眠药,优点是睡眠时不会过度抑制快速眼动状态,醒来后也不会头晕、困倦。通常量是10%溶液10-20毫升,口服或灌肠,15-20分钟入睡;动作可持续6 ~ 8小时。

4、褪黑素。褪黑素又称褪黑素和松果体激素,被称为“体内安眠药”,由大脑中一个叫松果体的小器官分泌,分泌非常规律。通常每天20点左右开始分泌,然后含量逐渐上升,23点后迅速上升,凌晨2-3点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了早上8点,血液中褪黑素的浓度达到最低,晚上20点又开始了一个周期。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根据褪黑素分泌与人的睡眠时间相吻合的事实,认为褪黑素与睡眠密切相关,适当补充褪黑素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证明,虽然使用资源网对治疗睡眠障碍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褪黑素的副作用太多,许多国家已经禁止使用褪黑素。虽然国内没有明确的说法,但用户还是要慎重。

ragment

前三种药物的共同弱点是长期使用后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可再现严重的戒断症状。如果突然停药,会出现身体虚弱、食欲不佳、焦虑、体重下降、心动过速、头晕、血压下降、情绪不稳定、兴奋易怒等症状。心肺都有不同程度抑制呼吸中枢的副作用。因此,对于一般的睡眠障碍,最好不要使用药物,真正需要药物的人要慎重选择药物。如果你有抑郁或焦虑,你可以选择抗抑郁药。

目前安眠药的使用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过度滥用。一些非常轻微的睡眠障碍也用药物治疗,有的长期使用一种药物,有的不合理或交替使用多种药物,有的与酒精合用;另一个是害怕不用。怕副作用,不敢吃药,即使是重度睡眠障碍,也不知道重度睡眠障碍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药物副作用带来的危害。目前要尽量克服这两种倾向,不该用的时候不要用,该用的时候就用,选择最适合自己使用的药物,尽量科学合理地使用,将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下一篇:增强抵抗力(增强免疫力吃什么?)
上一篇:善待自己学会快乐(学会让自己快乐的15个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