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从来六寸长(一物从来六寸长类似)

2022-08-09 05:53:0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8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研习君语

明式家具作为中国明代以来的一种特定艺术风格的家具类型,是中国古代造物的典范,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设计遗产,给设计师带来无尽的启迪。明式家具一向给人以端庄典雅的印象,实际上它在外观背后还内含着丰富的机能性设计构思,包括折叠、拆装、开合、组合、移动等等动态设计,共同反映出家具创作者的造物智慧。其中“折叠”便是一大特色。

- Special Furniture -

在中国传统造物者中的,运用“折叠”这一工艺由来已久,在各种器物中有很多表现,如中国传统的折扇、折叠伞等等。

我国有许多文学典藏对折叠器物也有所描述,比如明代魏禧《大铁椎传》有“折叠环复(往复环绕)”之句。

而家具中的折叠做法在中国历史上也很早就有。在湖北荆门市十里铺镇附近的战国晚期楚墓出土的折叠床便是最早的一例。

最早的折叠床

此床设计巧妙,通过简单的拆卸折叠即可缩小四分之三的体积,便于移动或者存放。

而在明代的百科全书《三才图会》中,也直接将椅子分为了四类:

方椅、圆椅、折叠椅、竹椅

明万历刊本《三才图会》器用十二卷

那么,何为折叠?

“折”在字典中意为:弄断、弯转、曲折、转折、返转。叠,意为连续、接连、叠加,使一物与另一物占有相同位置并与之共存,用对折或交叠的方法减少长度或宽度。

折叠的产生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生产斗争中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应用。它和器物的造型、装饰一样,受到自然的启示。

明式家具中不乏折叠的形态,主要是因折叠家具兼具以下功能和作用:

1. 节约空间。折叠后体积缩小,所以空间相对扩大;2. 易于存储和运输。折叠后搬上搬下较为方便,使用也更为容易;3. 节约成本。同样的用材用料,如果折叠制作的话,可做到降低成本,降低损耗;4. 降低安全隐患。折叠可以更好地保护物件不受损坏,因其便于收纳,更不易丢失,因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担忧。

由此可见折叠家具的成功之处以及重要性。今天我们根据家具的使用功能,分为三类,一同探讨折叠式家具:

1. 交叉式折叠

明末清初 黄花梨交杌

胡床 是明式家具中常见的一种小型的交叉式折叠凳,也称交杌,俗称“马扎”。

由于它可以折叠,在携带、存放上都比较方便,所以千百年来广泛被人使用。尤其是小型的交杌,更是居家常备。

清早期 黄花梨丝绒面交杌

明式的交杌,最简单的只用八根直材构成,杌面穿绳索或皮革条带。比较精细的则施雕刻,加金属饰件,用丝绒等编织杌面。

明 黄花梨交杌

有的还带踏床,也有杌面用木棂造成,可以向上提拉折叠,它是交杌中的变体。按照形制分,大体可分为三种:

无踏床交杌

明 黄花梨交杌

有踏床交杌

清 黄花梨带踏床交杌

上折式交杌

黄花梨上提式交杌

交椅 是在交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又称带靠背的交杌,下身的椅足呈交叉状,明代的文震亨称之为“交床”,并解释说:

交床即古胡床之式,两脚有嵌银、银铰钉圆木者,携以山游,或舟中用之,最便)。《长物志》

明万历 黄花梨交椅

明代交椅,上承宋式,可分为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尤以后者是显示特殊身份的坐具,多设在中堂显著地位,有凌驾四座之势,俗语还有“第一把交椅”的说法,都说明它的尊贵而荣高。

明 黄花梨木靠背雕螭龙交椅

圆后背交椅的结构是服从它的折叠需要而形成的。

为了折叠,它不能和一般椅子似的扶手可与下面的构件相交,而只能由安在后腿上端的、弯转而向前探伸的构件来支撑。

明 黄花梨交椅

然而后腿和弯转的部分,不问榫卯造得如何紧密,是不可能承重得好的。补救的方法是:

1. 在转角处安角牙,起垫塞空间的作用;2. 弯转处安金属或木旋的棍柱,使它起到支撑的作用,这样椅圈就可以有5个支撑点;3. 接榫处用金属叶片包裹,起加固作用。

正因为如此,交椅都有金属饰件,或铜或铁,在许多构件相交的地方使用。

明 黄花梨交椅 铁錽银金属饰件

在折叠家具的部件中,折叠功能的实现主要有赖于耐磨的金属制成的轴钉或合页,这些金属件在承担折叠功能之外还具有装饰作用,令家具的外观形态更加丰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富有情趣。

明 黄花梨交椅 铁錽银金属饰件

躺椅 也有采用交椅形式的,并有“醉翁椅”之名,见《三才图会》所绘图式与仇英《梧竹草堂图》。

黄花梨直背交椅式躺椅

而基于同样的原理,宋代就出现了由胡床折叠形式演变而来的折叠桌,下部的腿足是胡床的交叉形,上部加桌面,见于山西繁峙县岩上寺金代壁画。这种折叠桌能开能合,使用方便。但明式家具留存实例中并未见此桌。

2. 面面贴合折叠

面与面基本上是完全重合的折叠状态,类似于纸张间的对折,该种这得形态被称为对折式折叠。

清乾隆 旅行文具箱线描图

明代的《鲁班经匠家境》中有“折桌”的概念,指的就是腿足可以折叠的桌子,但是书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它的折叠方式和用途。

而屠隆在《考盘余事》中有“叠桌”的描述较为详尽:

二张,一张高一尺六寸,长三尺二寸,阔二尺四寸,作二面折脚活法,展则成桌,叠则成匣,以便携带,席地用此抬合,以供酬酢。其小几一张,同上叠式,高一尺四寸,长一尺二寸,阔八寸,以水磨楠木为之,置之坐外,列炉焚香,置瓶插花,以供清赏。《考盘余事》

清乾隆 旅行文具箱

古人郊游时在山野中席地而坐,不但要用折叠桌放置食品酒水用来野餐,还要再摆放一个折叠的小几,放置香炉花瓶,作为清赏,可见折叠家具对于文人雅士的身份体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折叠式方桌

《明式家具研究》里记有一款折叠式炕桌和折叠式平头案。

炕桌一般为北方常用,因此折叠式炕桌多用于室内,白天围坐炕桌饮茶赏玩,夜晚收起入寝。

清中期 柞木折叠式炕桌

折叠式平头案,和明式家具中平头案的基本式样特征相同,但构造方式却不同。

明 黄花梨平头案

此案面心平整,腿足间装枨相连,其腿足和枨均可拆下,但是案子的整个长牙条是可折叠的,牙头和牙子亦可缩入桌面下。

明 黄花梨平头案构件

一般条案的长牙条均可拆下以便组装,此案为折叠式目的可能为了减少部件分散,同时又起到保护牙条和牙头的作用,以避免磕碰导致损伤。

明 黄花梨平头案

卧具 对折式折叠应用比较突出,文震亨论床时说:

永嘉、粤东有摺叠者,舟中携置亦便。《长物志》

古时候的家庭住房在防暑降温方面无法和现代相比,因此人们的户外活动非常多,家具也常常搬进搬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榻逐渐变得轻巧起来,有了折叠榻(但实例并不多见)。

在《明式家具珍赏》中有一件【黄花梨六足折叠式榻】:

黄花梨六足折叠式榻

榻为六足,大边在正中断开,用铁錽银合页联结,可在此对折。中间的两条腿足,上端造出插肩榫,用一根横材联结成工字型支架。当榻平放时,腿上的榫卯与牙子拍合。

榻折叠时,工字型的支架可以拆下来。位在榻四角的四条三弯式腿足,可以折叠后卧入牙条之内。

黄花梨六足折叠式榻 局部

腿足用方材,分两截造成。下截上端留大片榫舌,略如手掌。舌根两侧又各留长方形小榫。舌片上有两孔,上为长圆形,下为圆形。

上截在朝内一侧开深槽,容纳下截的舌片。槽两侧凿长方形榫眼,容纳舌片两侧的小榫。腿足上截亦有两孔,均为圆形,与下截的舌片的两孔相对。

黄花梨六足折叠式榻 局部

上一孔为穿销钉之用。穿钉后可将上下两截固定。拔出穿钉后,下截腿足方可折叠,卧入牙条之内。

当上下两截腿足对正合严时,舌旁小榫已插入榫眼,也起固定下截腿足的作用。如要折叠,在拔出穿钉后,还需将下截腿足拉开少许,是舌旁小榫脱出槽眼,才能卧倒。

因此,下截穿轴棍的孔不是圆的,而是长圆形的,其长度恰好略长于榫舌两侧小榫的高度。

折叠用的关节

榻折叠后,便形成一个对折的方形木框和一个工字型支架,存放或搬运时都比不能折叠的榻要方便一些。

折叠后

再举一例:【黄花梨四面平式折叠榻】

黄花梨四面平式折叠榻

腿足上下两截,下截腿足出大榫舌纳入上截,贯以木轴,可以自由折叠。

下截在榫舌旁另有呈十字形的短燕尾榫,起固定作用,折叠时,需要先将下截往下拔出燕尾榫,方能向内转动。

黄花梨四面平式折叠榻折叠处榫卯结构

3. 不规则折叠

不规则折叠的形态产生主要是由于器物的用途需要,而其构件又不算规整,就会产生横向折叠和纵向折叠同时存在的情况,这种折叠可称之为不规则折叠。

明式家具中的镜箱就属于不规则折叠范畴。

无柜门折叠式镜箱

两开门折叠式镜箱

镜箱的镜架大都设在箱具之内,共分两层,与官皮箱颇为相似,折叠时,先将支架后部的杆移开,然后收入盒子内,再将上方的镜子拆下一并收入盒中,折叠支架构造类似小书托。

清 紫檀点翠山水福寿纹镜箱

中国古代匠师要考虑家具的移动和运输的方便,所以会产生折叠的构造,同时也反映了古代造物者对家具使用功能的深入理解和精湛的技艺,并由此诞生出丰富的形态。

在现代设计中也不乏以折叠或为设计出发点的各种器物,从中不难看出,在这一类设计中,外观形态仅仅是结果而不是原点,设计师关注更多的是使用方式所带来的变化。

毋庸置疑,明式家具中的机能性构思方式可以超越时空,对于当下的家具设计依然具有可借鉴的作用和意义。

下一篇:闽南新娘(闽南新闻)
上一篇:有问题找百度(有问题找百度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