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古下一句是什么(江河日下人心不古下一句是什么)

2023-02-24 18:39:5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0

善与恶之间本来就没有明显的界限,就像白天同黑夜一样,从漆黑到光明,再由光明回到漆黑,周而复始,变换不停,并没有划分两者的介质。

有人非要给它们做个界限:太阳升起来就是白天,落下去就是黑夜。 可是若是阴雨天呢,没了太阳,就没有黑夜和白天之分了吗?

善恶亦是如此,他们之间只是模糊的界限,一念之间,可以从恶中转向善道,得道升天;一念之间,亦可以从善中堕入深渊,万劫不复。

善与恶,是人性本色的体现。

战国中期思想家孟子曾提出“性善论”,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 大致意思就是“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下流一样。 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

用流水的纯洁比作人性的善,水始终静流而下象征人性永远向善。 可是,在自然界其他事物的影响下,流水难免会产生分歧,分出支流,甚至会逆流而上,咆哮如虎。 人性亦是如此。 所以说善不是一层不变的,终会因为外界干扰而改变善性。

相对于“性善论”,还有一种就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提出的“性恶论”。 荀子《性恶》篇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之人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在这里直指“天命”之性情是恶的,因为顺从人的各种欲望发展则会产生争夺、残贼、淫乱等罪恶,导致社会混乱,而人的各种欲望又是人性的基本内容和表现,所以人性是恶的。

相较于二者,我更倾向于白纸论。 人刚出去就如同一张白纸,并没有善恶之分,内心单纯,干净。 人之所以会性格迥异,处事各异,就是因为其所经历的环境。

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白纸难免会有所改变。 有的人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有的人却甘愿同流合污,深化丑恶的内心。

所以,世人会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善人更加和善,恶人倍加险恶。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在这个捕风捉影,追名逐利的当代社会,知恶小仍为之,懂善变巧利之。 千古罪人可成口口称颂,德高望重却为众矢之的。

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生命最后一刻改邪归正了,人们都会说他浪子回头,值得被人尊重。 一件忏悔的善事盖的过无尽的罪恶。

若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一生施善无数,但只要最后做了一件小小的坏人,就会被人称作为老不尊,终身被人唾弃,无数的善事终抵不过一件微乎其微的坏事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世界,毫不夸张的来说,任何开端,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炙手可热的钱财。

钱财蒙蔽了世人的双眼,人们试图用金钱掩埋善恶。

人有七情六欲,心有喜怒哀乐,善恶之差取决于人心,一心向善,则行善,满心恶念,则作恶。

凡诗人之作,刺箴美颂,各有源流,未尝混杂,善恶同篇也。

吾辈之人,世俗之群。 善恶同源,慧眼识珠。 但行一善,莫问归期!

闲来之时玩弄笔墨,鄙作此文,聊表心意,再无他意。

下一篇:宫崎骏必看的6部电影推荐(宫崎骏必看的十部电影)
上一篇:淘密令玩法详细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