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带是什么?(莫比乌斯带是什么原理)

2023-02-13 05:29:1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6

莫比乌斯带,又译梅比斯环、莫比乌斯环或麦比乌斯带,是一种只有一个面和一条边界的曲面,也是一种重要的拓扑学结构。 它是由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莫比乌斯和约翰·李斯丁在1858年独立发现的。 这个结构可以用一个纸带旋转半圈再把两端粘上之后轻而易举地制作出来。

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 这种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也就是说,它的曲面从两个减少到只有一个)。

公元1858年,两名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和Johann Benedict Listing分别发现,一个扭转180度后再两头粘接起来的纸条,具有魔术般的性质。 与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双侧曲面)不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一神奇的单面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Möbius strip)。

作为一种典型的拓扑图形,莫比乌斯带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并在生活和生产中有了一些应用。 例如,动力机械的皮带就可以做成“莫比乌斯带”状,这样皮带就不会只磨损一面了。 此外,莫比乌斯带也是艺术家眼中的经典造型。

科学家认为,当具有可展表面(developable surface)的莫比乌斯带被折成之后,它要尽力达到具有最小弹性能量的状态。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个关于莫比乌斯带的力学问题就始终困扰着科学家,即如何预测它的三维空间结构。 在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非线性动力学家Gert van der Heijden和Eugene Starostin利用一组20年未发表的数学方程,解开了这一长达75年的难题。

奥古斯特·费迪南德·莫比乌斯(Mobius,August Ferdinand)

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 。 1790 年11月17日生于瑙姆堡附近的舒尔普福塔,1868年9月26日卒于莱比锡。 1809 年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后转攻数学、物理和天文。 1814 年获博士学位,1816年任副教授,1829年当选为柏林科学院通讯院士,1844年任莱比锡大学天文与高等力学教授。

麦比乌斯的科学贡献涉及天文和数学两大领域。 他领导建立了莱比锡大学天文台并任台长。 因发表《关于行星掩星的计算》而获得天文学家的赞誉,此外还著有《天文学原理》和《天体力学基础》等天文学著作。 在数学方面,麦比乌斯发展了射影几何学的代数方法。 他在其主要著作《重心计算》中 ,独立于 J. 普吕克等人而创立了代数射影几何的基本概念——齐次坐标。 在同一著作中他还揭示了对偶原理与配极之间的关系,并对交比概念给出了完善的处理。 麦比乌斯最为人知的数学发现是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单侧曲面——麦比乌斯带。 此外,麦比乌斯对拓扑学球面三角等其他数学分支也有重要贡献。

下一篇:巨蛇事件是在哪里发生的?
上一篇:什么是莫比乌斯环?(什么是莫比乌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