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人流价格友好前端(贵阳新)

2023-01-13 17:45:3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6

导语:


赶在今年五一的前一天,贵阳一则新“地王”上架的消息迅速震惊了整个地产圈。


这块位于南明区观水路与宝山南路交叉口西南侧的GD〔21〕005号地块挂牌出让,起始楼面价高达8030元/㎡,是贵阳首块单价破8000的地块!



这个起始价比现地王(2019年6月12日,中海以7639元/㎡楼面价拿下观山湖区优质地块,成为贵州省地王)高出了近400元/㎡左右的价格。


新“地王”将于6月2日公开出让,即时最新资讯将与大家及时分享。


看到此则消息后,小编感叹土地“金贵”之余,也不禁遐想。 就目前贵阳“寸土寸金”的大环境下,曾经那些坐落好位置、起点高,含着“金钥匙”出生却最终夭折的“烂尾楼”如今又是一番怎样的风景。


一边是土拍屡破新高,一边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按理来说,土地越值钱,烂尾楼应该越容易被化解。


那么贵阳目前有哪些烂尾工程已被化解成新项目被市场所消化,哪些依旧还“占着茅坑”浪费资源。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贵阳那些著名的“烂尾楼”时至今日收尾了吗,以及“换头”项目到底值不值得入手,需要注意些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



贵阳之殇 台湾大厦


中华南路作为贵阳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一端是喷水池一端是大十字,连接着两个贵阳标志性人流集中区域,可谓地理位置绝佳。 可就是这样一条“黄金”路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有过这样“奇观”的一幕。


一栋9层高的大楼像个“怪物”一样矗立着在那,顶上三层还是水泥框架,下面六层却作为商铺对外出租。 虽然底部外墙临时装修过,但依旧给人一种“陈旧”的仓促感,与周边的高楼林立显得格格不入。


(图片来源 上游新闻)


这座地面结构庞大,高度却只有九层,给人“虎头蛇尾”之感强烈的“畸形”建筑,便是有着“贵阳第一烂尾楼”之称的台湾大厦。


台湾大厦于1996年开始动工,最初流传的说法是1998年便能建成交付。 为了在黄金“地段”抢得先机,当时大厦底层商铺一经预售便被各方金主抢夺一空。 在那个一碗羊肉粉还是三块钱的年代,台湾大厦商铺的价格便来到了每平米五千以上的高度,由此可见其所处位置之佳。


虽然起点高,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大楼在建到18层高的时候便出了问题。 经相关部门检测,该楼承重工程质量严重不合格,属于“豆腐渣”工程,继续往上修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于是便有了第一次紧急停工。


(图片来源 上游新闻)


这一停,便是几年之久,期间施工方还曾想过在承重柱外围添水泥来加固的“骚”操作,当时全国范围内没有哪个施工团队敢这样做,连敢这样想的都没几个。 最终施工方的违规操作当然是被政府所制止,还责令其拆除已修好存在安全隐患的顶部九层,只保留低层建筑。


原本事情在2001年时,经业主们多番努力曾有过转机。 当时为了减小租户损失,政府允许台湾大厦低层部分商铺可逐步交付,甚至还计划协调部分资金对大楼进行续建。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彼时开发商内部又发生了家族矛盾,甚至越演越烈到几度对簿公堂的地步。 关于这段“豪门”恩怨相信很多贵阳市民都有所耳闻,就不做过多介绍,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项目高层继续停工,官司未完,不得开工。


回望台湾大厦起始,从96年动工至今,已整整25年过去了。 当初打着贵州第一高楼的“天之骄子”,如今依旧烂尾,让人唏嘘不已。


“鬼楼” 茅台大厦


说完了台湾大厦,离其不远同属闹市区还坐落着一座名声丝毫不比其弱,甚至在移动互联网发达的今日,其“热度”一路蹿升,引得一帮网红博主去探险、博眼球,这便是贵阳著名的烂尾“鬼楼”——茅台大厦。


如果说台湾大厦是还未出生便夭折,那么茅台大厦便是竣工没多久便折戟。


茅台大厦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总层高23层,在当时可算是“大手笔”。 大厦位于贵阳南明区次南门附近,离花溪大道北段与都司路交叉路口仅几百米,也是一处地理位置极佳的项目。


(位于闹市的茅台大厦 图片来源今日头条)


据传,大楼建成初期原本是计划打造成贵阳首座酒楼、酒店兼办公用地的多功能大厦 。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该项目在竣工验收时,因为检测出墙体材料辐射超标,导致不适宜居住。 政府为了安全起见决定不投入使用,于是便把大楼封闭起来,不对外开放。


长期的空置,也让茅台大厦最终成为一座烂尾空楼。 当然,这是官方给出的解释,至于其他原因,民间流传较广的几个版本总体离不开“神神鬼鬼”。


(荒废的茅台大厦内景 图片来源探索之谜)


其实关于大厦荒废的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用一句当下的流行语总结便是“我害怕鬼,但鬼未伤我分毫;大楼未惧人,流言却让它’遍体鳞伤’”。


调侃之余,则是感慨其和台湾大厦命运一样“坎坷”,可惜了地处“黄金”地段却荒废了这么久的土地资源。


茅台大厦烂尾至今已快三十年了,却依旧还未等来政府推翻重建的消息。


贵阳那些成功“续命”的“烂尾楼”们


通常来说,导致一个项目“烂尾”的主客观因素很多,但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资金链断开,“票子”不够造成的。


前文给大家介绍了一“烂”至今,贵阳最为出名的两个项目。


但在土地越发稀缺、金贵的当下,能做到“烂”至今日的毕竟还是少数。 不少“烂尾”工程在政府强制干预和新开发商的接盘“换头”下,最终还是“熬”出了头。


(台湾大厦俯视图 图片来源头条号吴图记事)


1. 东亚大厦


位于贵阳市中华南路的东亚大厦,也曾是一个比肩台湾大厦的“烂尾”项目。 作为贵阳最早一批写字楼大厦,该项目在1997年一经预售,就已销售一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同年,在大厦修建到6楼时,因开发商东亚国际(香港)实业公司海外投资失败,导致项目资金链断开,最终工程被迫停工。 这一停,便是16年之久。


期间,政府也多次找房产企业协商过,希望有企业能对其投资。 终于,在有关部门多年的努力下,东亚大厦于2013年成功完成交付。


虽然在产权问题上,东亚大厦刚交付时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但对于一个废置16年之久,重新动工并成功交付的项目来说,整个贵阳也找不出几个。


(重新开工的东亚大厦 图片来源房天下)


2. 利海米兰春天二期


说起米兰春天这个项目,可能小伙伴们比较陌生。 该项目位于贵阳白云区中环路附近,曾因房开延期交房,造成了著名的“百名业主举横幅找区长维权”事件,因此才进入大众视野。


(米兰业主维权现场 图片来源优酷视频截图)


据了解,米兰春天二期项目最早于2012年开始销售,最初承诺的交房时间是2014年6月30日。 不少购房业主宣称,当时看房时因为眼观楼层施工进度已近乎封顶阶段,所以最终才放心买的房。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此后,因房开利海集团资金周转困难,这个“顶”迫于业主们多次维权给的压力,逾期近三年才最终封上。


可以说是个典型的“烂尾”项目。


目前,米兰春天已更名为白云永实御湖尚城。 该项目现有高层、洋房毛坯在售,价格7700-11000元/㎡左右。


虽然已改头换面,但直至去年九月,其延期交付的“传统”仍有发生。 或许这也该项目新产品推出后,销售情况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吧。 毕竟有了前车之鉴,消费者的购房信心是很难再挽回的。


(图片来源白云区政府留言板)


3. 大川白金城


提起大川白金城,可能熟知的小伙伴也不多。 但提起当下最火的几个热盘(恒大中央华府、建发央著、中天北城)可能大家都不会陌生。


白金大道作为金融城板块向白云延伸的主干道,可以说如今是一条“兵家必争”的“黄金”大道。 当下最火的几个项目中,恒大中央华府和中天北城直接落地大道沿段,建发央著和金融城之间也主要靠这条主干道来连接。


而大川白金城便是白金大道上最初的“王”,整个项目原本是政府规划打造贵阳城市北进的重要门户新区工程。 当初动工时,号称要打造第二个“花果园”“世纪城”。


项目以白金大道北段沿线为起点,南接观山湖金珠大道,北至白云南湖新区。 规划总占地面积8000亩,建筑面积1600万方,预计整个项目建成后,总居住人口将达到30万。


(大川白金城最初规划图 图片来源云城尚品公众号)


然后这个雷声大雨点也大的超级楼盘,最终在2015年3月份却突然停工。 据传是因为来自重庆的大川集团于2014年发生了重大事件,导致项目资金链断裂,无力后续修建。


结果只能留下白金大道沿段大片已修好的建筑,整个项目于2015年彻底“瘫痪”。


停工期间,政府一直牵头希望有合适的房开集团接盘。 但由于进展不顺,这一停,便是几年之久。


(云城尚品施工现场 图片来源搜狐焦点)


直到2017年,在政府协调下,本土房产集团云城置业有限公司经过几轮协商,最终接盘大川白金城已修建项目,更名为云城尚品。


4.九州十里锦城


提到九州十里锦城这个项目,不少对其了解的小伙伴想到的首个标签应该都是“烂尾楼”、“黑心房开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等。


说起来,该项目当年也是给许多楼市经验尚不足的贵阳购房者们扎扎实实的上了一课。 哪怕现在,许多当年被其“坑”过的业主们依旧谨记这样一个教训,“买房不能光图便宜,还要选择有实力的房开商”!


九州十里锦城位于云岩区北京西路沿段,2013年年底该项目正式动工。 2014年项目开售时,一期楼盘刚一上市,因其优秀的地段位置,配上四千左右的“亲民”价格,很快便被购房者们抢夺一空。


然而,就在业主们期待交房来临的时候,却发现楼盘售罄后没多久,该项目突然停工了。 在找不到负责人对接的情况下,业主们多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 很快,项目停工原因也被曝了出来。


原来该项目的房开商本身预算就比较“吃紧”,目前又有一个主要投资人撤资走了,才导致该公司资金链断裂,没钱周转,无法继续动工。 除此以外,房开商还拖欠着该项目农民工工资与置业顾问的工资,性质十分恶劣。


和大川白金城坎坷的命运相仿,该项目一停,便又是几年之久。 期间政府也多次找过有实力的地产集团协商,希望有其能够接盘。


一直到2017年,这个“烂尾”楼盘最终被本土公司贵州九州名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功接盘,项目也更名为云上九州。


(停工后的九州十里锦城 图片来源搜房网)


除了上述介绍到的几个楼盘,贵阳还有哪些现已“重生”正常投入使用或是险些停工的项目呢?


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较有名气的几个项目,部分楼盘因时间久远,信息仅作参考,欢迎小伙伴们留言补充。


(以上内容由贵阳楼市情报收集整理 信息仅做参考)


也有一些知名楼盘因原房开公司的战略部署调整或者资金问题,选择与有实力的房开进行合作。


比如2018年年中,贵阳万科与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合作开发原有的德盛·将军山,而这一项目也被改名为万科翡翠公园。


同一年,万科入主了贵阳中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0%的股权,这也是中航城改名万科新都荟的由来。


也是这一年,观山湖西南上城项目开发商西南国际商贸城有限公司,因资金周转问题,选择与碧桂园集团强强联手,该项目因此更名碧桂园西南上城。


位于观山湖长岭南路的龙宇国际广场开发多年进展缓慢,近乎烂尾。 2017年,该项目选择与永贵能源集团合作,其正式接盘现有项目,同年更名为美的置业广场。


(图片来源美的置业微信公众号)


“烂尾”重生的楼盘能买吗?


除了几个“老大难”,就目前贵阳土地“金贵”程度来看,可以预见,未来“烂尾”楼盘复活的情况将成为贵阳的常态。


那么,从购房者角度来看,或许会更加关注,这些“烂尾”复活的楼盘项目是否值得买、怎么购买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需要多维的看待。


首先,最需要关注的点是,这些“烂尾”复活的项目,具不具备销售的资格。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这是一切楼盘销售行为的基础。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烂尾”楼盘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能理清各种关系并有效避“坑”的,因此,在选购时,一定要着重了解项目的持证情况。


(美丽的贵阳夜景 图片来源市委宣传部)


其次,要重点关注“烂尾”复活项目的规划和产品情况。


一般情况下,在没有做出相应调整的情况下,“烂尾”复活项目会沿用此前批复的相关规划。 即便如此,也要进行详尽的了解,以免在购房过程中,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


再次,要充分了解“烂尾”复活项目的建设情况。


哪些楼栋是之前建好的,哪些是复活后新建的,要做到心中有数。 毕竟建筑始终是有寿命的,建好后长期停工历经“风吹日晒”的楼栋,虽不能说质量一定有问题,但从购买的层面,始终要过得去心理这道坎才行。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烂尾”复活项目的土地使用年限。


“烂尾”项目短则数年,长则十数年的建设周期,加上拿地时间,可能交付到购房者手里,土地使用年限缩水已经很严重了,可能还会以新房自居对外销售。


买这样的房子,对于购房者来说,不是很划算。


(观山湖区夜景 图片来源市委宣传部)


最后想说的是,“烂尾”复活且取得预售证的项目并非不能买,关键还得看销售的价格与项目能否匹配。


从贵阳市场“烂尾”项目的分布来看,其实很多都具备地理或交通上的区位优势,但这并不是选择的唯一考量。 通常情况下,一些“烂尾”复活的项目,特别是主体完工的项目,由于其是早期的产品设计,在主体建成情况下,产品的优化空间有限,与当前市场的产品设计相比,可能会差一截。


因此,就产品层面,“烂尾”复活的项目溢价能力有限,只能通过价格来进行平衡。 对于刚需购房的小伙伴来说,如果价格合适,且产品设计在可接受范围内,是可以选择购买的。

下一篇:出行的孕妇梦见孔雀飞走了(梦见孔雀飞走了又飞回来了)
上一篇:一本大学学费一年多少钱(考生432分考入三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