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勇书法家作品价格(二见名家推介)

2023-01-03 22:41:2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00

二见——书画家拍卖自己作品的平台

王成硕,1960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海安县,198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师承著名画家杨建侯、秦宣夫、尉天池、谭勇、徐培晨、范扬等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画院兼职画师, 河北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导师,当代中国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收藏潜力的画家之一。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数十幅作品被中国美协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作品和论文多次在《国画家》、《美术》、《中国画家》、《中国书画》、《书与画》、《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杂志发表和介绍。 转略收入《世界文化名人录》、《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世界书画家经典》。

王成硕近照

近几年来,作品着力探索以江南山水风貌为载体的现代山水语言的表现方式,注重传统语素对自身山水画创作的渗透。 远取五代,两宋之神,化元人笔意,参以当代绘画之表现理念,注重骨法墨韵对山石风貌的丰富表现,自成格法,画风古雅俊逸,风郎神发。 艺术简历收录于《中国美术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名鉴》、《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等数十部国内外画家名人辞典,出版有《王成硕画集》、《王成硕中国画》等画册。

主要学术活动

  • 1987年中国画作品《血与火》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文化部、总政文化部、主办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 1988年中国画作品《打家具》获得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华杯”全国中国画大赛》银奖,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 1996年中国画作品《小凉山》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亨杯”全国中国画大展》。

  • 1999年中国画作品《黄桥烧饼》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主办的《庆祝建国50周年华人画家、书法家、诗人联合大展》优秀作品奖。

  • 2003年中国画作品《青岭幽静》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项目运动会全国书画大赛》铜奖。

  • 2006年中国画作品《山居图》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

  • 2007年中国画作品《春山幽居图》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作品展》

  • 2008年中国画作品《秋酣图》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国画展》

  • 2010年中国画作品《凤山夜话》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王成硕的山水之象 文/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雕塑院院长)

“山水之象,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这是北宋郭熙的画论《林泉高致》中最为经典的名句,极为精到的表现了这位标程百代的山水大家对于真山水观察的细致程度。 这样的叙述,使人极容易联想到现实的山水。

夜话醉翁亭丨180x90cm丨

所以,即使到今天,山水画家们众多笔墨表现自然的方式、手段,但对于自然山水以一种相对客观的具象方式予以表现,仍然是许多画家的艺术探索道路之一。 山水画家王成硕就是这一艺术风格 的实践者。 他在中国画对山水的具象表现这一艺术方向探索了多年,其作品近些年来越来越引起海内外画界人士及广大藏家的关注。

山水丨68x68cm丨

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西方油画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上素来存在很大的分歧,这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论争的焦点。 两者的结合在中国画创作中也有成功的例子,如在五六十年代名震画坛的“浙派人物画”。 但是在山水画领域,这样风格的作品却比较鲜见。 这大约是因为山水画历史传统过于深厚,其皴、染已有多种形式的定式,而不容易轻易改变的缘故。 在王成硕的画中,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注重写意与表现和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注重写实与再现等因素获得了有机结合和统一。

江山入吾兴丨136x68cm丨

王成硕在对古人的研究学习中受到启发,同时参习清代青绿山水界画家袁江、袁耀的作品,对于传统山水画的各种面貌的研习,与画家特殊的艺术基础结合起来,经过多年的笔墨磨练,王成硕逐渐形成了兼工带写、青绿设色的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山水画。 他笔下的江南青山秀水,往往开阔大气,境界高雅。 于咫尺之中营造自然景色,苍苍茫茫,一派天真,笔墨滋润,风格鲜明。 在景与情的营造上尽得真山水之神韵,达到了“艺术动人”的审美境界。

夏山图丨68x68cm丨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或设色艳丽、结体工整而又气势磅礴,或苍润浑厚、洒脱自然的独特风格。 由于有装饰的构图及透视学的基础,他因此能够游刃有余地对这样的画面加以控制,而达到令人满意的视觉享受。 他画的山,烟云飘渺,气象万千,青、绿,少量的赭石,渲染出晦暝不定的空间感。

黔山秋韵丨180x90cm丨

这样的画面,为山川写照,又不是机械的画像,展现的是动人心魄、淋漓尽致的江山魅力。 可以说,王成硕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是真诚的写自然之神韵,作品不浮躁,追求静气;然而这种宁静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而是可游、可居之境。 在这样的作品面前,第一感觉是“自然”:这是与画家的艺术创作观念、风格分不开的。

夜泊丨68x138cm丨

画家由于具有西画的底气,他在运用中国传统的材料,以写实的态度去反映自然;同时牢牢把握传统国画的情趣,注重中国画艺术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点:师造化然后得心源。 注重到生活中写生,通过对山水或者是动物形体的逼真再现,来描绘其灵秀之气。 但是,这种再现又不是死板的,机械的,而是笔墨追随时代的,所以又能够有美妙的笔墨境界。 这样一种风格,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

春韵丨68x68cm丨

王成硕在山水画创作中,作品强调整体,作画时笔墨层次繁复,先采用泼墨打底,然后骨法用笔着色突出重点部分,靠积墨之功增加气韵,用散笔之法隐去生、涩、露、板,使画面整体效果丰富而不琐碎,并且打破陈式在沟壑构成中利用几何形体交叉法则,将山体外形简化,树木参差,远近浓淡相互穿插,开合有致,造成新颖的视觉感受,使景物分外鲜明强烈,既从视觉上产生了美感,又激发观者无尽的遐想空间。

秋色赋丨180x90cm丨

因此,我们在欣赏王成硕的作品时,搜寻水墨新迹发现,无论是山泉流瀑的动,还是影落帆石的静,抑或是墨舞万象的构图,实际上都是一种并不存在的真实,一种因画家独白而获得无限延伸的艺术生命的形成。

山水丨68x138cm丨

自明清以来,山水画重笔墨轻造型,重师古轻师造化,除沈周、文征明、渐江、梅清、龚贤、石涛等少数杰出画家之外,大多泛于山水形象的创造。 只在马夏“拖泥带水”或董局“馒头山”里面讨生活山水画要创新,是新世纪一些画家致力探索的目标。

山居图丨180x90cm丨

从王成硕的《梦里水乡》、《山居图》、《山乡春色》、《秋色无远近》、《江山风烟积》等作品,无不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传统上的形式结构,最大限度地走出自我,完善自我。 是心性、智慧、精神主宰着这些艺术家创新开城的每一个环节和创新形式上的新理念。 这几幅画的共同点都是在奇伟多变的中国山水图式引导下,追踪博大、苍浑厚、深不可测的精神景观。 王成硕在艰难的创新探索路中,并未抛弃传统,而是最大限度地深入传统,又能最大限度地跳出传统,发展传统。

秋水情深丨68x68cm丨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千余年来它本身的发展史实不但体现着其形式技巧的丰富多样性,而更重要的是隐藏在作品中的作者自我的博大与深刻性。 而这种丰富与深刻,在绘画史上即标志着一个总的特色;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与情趣在中国山水画领城内的外表现。

诗画江南丨138x68cm丨

历代无量数的山水画家将自己的心智无私地投入了这条浩渺无涯的艺术长河,他们在其内部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不断地探寻、体验和把握其生命的流程。 才创造出了长河中各种各样排空的巨浪,汹涌的波涛,清浅的涟漪,还有那回环重叠的漩涡。 这一切,才使中国山水画呈现出万千气象,成为民族艺术的瑰宝。

凤山丨138x68cm丨

密云衔雨暗城西丨68x138cm丨

诗画江南丨68x138cm丨

夏山幽居图丨50x50cm丨

秋山图丨50x50cm丨

冬之韵丨50x50cm丨

山水丨50x50cm丨

山水丨50x50cm丨


二见——书画家拍卖自己作品的平台

下一篇:工薪族梦见抓到一条漂亮鲫鱼
上一篇:鼎城一中搬迁(鼎城一中搬迁到中梁滨江苜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