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发的作者是(七发的作者是什么)

2022-12-12 20:36:0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5


汉代的辞赋类作品,从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存在两种类型:一种以抒情述志为主,体式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 如贾谊《吊屈原赋》、蔡邕《述行赋》之类,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骚体赋”。 另一种以状物摹绘为主,铺排夸饰,文辞富丽,如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张衡《二京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

“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荀子《赋篇》。 荀赋咏物寓意,篇幅短小,其铺陈写物和问答结构,对汉赋产生了一定影响。

《汉书.艺文志》著录西汉初期辞赋166篇,可惜大都失传,现在仅存贾谊5篇、枚乘3篇,严忌、刘安、淮南小山各1篇,以及载录于《西京杂记》的梁孝王群僚赋作。 这些作品有骚体,也有赋体,从创作趋向看,它们呈现为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由骚体到赋体的发展,贾谊和枚乘的作品代表了这一发展过程的前后两端,其他作家则大抵呈现为过渡状态。

贾谊

贾谊的辞赋,今存有《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惜誓》,贾谊现存的辞赋均为骚体,其创作特点有:

(1)抒情述志,情感浓郁。

(2)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

《西京杂记》卷四载有“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即枚乘《柳赋》、路乔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邹阳《酒赋》、《几赋》,公孙乘《月赋》,羊胜《屏风赋》,这些作品显示,汉初的辞赋创作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创作倾向上,它们完全脱离了贾谊抒情言志的优良传统,而走向游戏文字和阿谀颂德,在表现手法上,已经显露出铺排描摹的迹象。

枚乘

枚乘,字叔,淮阴人,先后追随吴王、梁孝王为客,他对辞赋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标志着枚乘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是《七发》,枚乘的《七发》突破了骚体赋定位格局,使汉赋的体制、格调为之一变,篇幅大大加长,《七发》实为第一篇散体大赋,大赋的体制即由它确立,这篇作品,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1)铺叙描摹,夸饰渲染。 例如“曲江观涛”摹写江涛的汹涌澎湃,铺排夸饰,排比譬言,富丽细致,整个作品除“方术之士”一节外,其余各节无不具备这个特色,这就形成全文层层铺叙夸饰的整体特征。

(2)《七发》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的喜怒哀乐,与贾谊情感浓郁的辞赋相比,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3)在遣词造句方面,《七发》也不同于贾谊的质朴无华,而是走向了繁难和华丽。

(4)以主客(吴客与楚太子)问答形式结构全篇。

这些特点,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虽有二名,实为一篇,统称《天子游猎赋》。

除采用问难的结构、整齐排偶的句式这些典型的大赋格式外,《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还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丧失了真情实感。 在《天子游猎赋》中,找不到充满激情的作者的影子,看不到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切身感受,感觉不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全篇之中再也不见抒情的句子,有的只是繁多的铺叙和夸张的描写,以及“曲终奏雅”,贴上一段议论的句子。

(2)空间的极度排比。 《天子游猎赋》有繁复的空间排比,不只是方位的排比,也包括段落的排比、句子的排比和辞藻的排比。

(3)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 繁细的铺叙、夸张的摹绘,是《天子游猎赋》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4)遣词用语繁难僻涩。 与楚辞相比,《天子游猎赋》遣词用语更加繁富,而且由繁富走向了僻涩,或假借同音字,或使用方言俚语,或径造新字,极尽用字新僻之能事,以至后世文家无能望其项背。

扬雄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创作的赋,以《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四篇最著名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扬雄对大赋创作的拓展:

(1)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一是写祭祀,如《甘泉》《河东》二赋;二是把笔触从京师移到了外郡,从苑圃、田猎转而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如《蜀都赋》。

(2)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司马相如的大赋,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语句表述其讽谏意义。 到了扬雄,则几乎全无讽谏了,《蜀都赋》通篇铺排夸饰蜀郡山水之雄伟,物产之丰饶。 《甘泉赋》全篇描摹甘泉宫的壮丽华丽。

(3)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 首先是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 如《蜀都赋》专写蜀都山水的雄伟、物产的丰饶,《甘泉》《河东》二赋专写天子祭祀,《校猎》《长杨》二赋专写天子田猎。 其次是“以美为讽”的思想表达方式。

西汉中后期,除鸿篇巨制、铺张扬厉的大赋之外,尚有不少体制比较短小的抒情、说理、咏物类辞赋作品。 其骚体如汉武帝刘彻《李夫人赋》、刘歆《遂初赋》等,赋体如东方朔《答客难》、王褒《洞箫赋》等。 这些辞赋,情感浓郁,体貌清爽,与繁难堆砌的大赋不同。

《李夫人赋》是一篇情思浓烈的怀人之作。 李夫人妙丽善舞,深的武帝宠爱,却不幸早卒,武帝悲伤不已,便图画她的形象置于甘泉宫中,又学了这篇赋来哀悼她。

刘歆的《遂初赋》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后来班彪、班昭、蔡邕等,都有此类作品。

东方朔的赋作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

西汉中期比较优秀的咏物小赋有《杨柳赋》《蓼虫赋》是孔臧所著。

王褒

咏物赋到王褒,有了重大发展,王褒,字子渊,生卒不详,代表作《洞箫赋》是王褒以箫自况、抒发情思的作品。

洞箫赋

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在写作上有值得重视的贡献这表现在:

(1)较之以前的咏物小赋,《洞箫赋》在艺术表现上有了质的飞跃,作者以箫自况,把自己的遭际和情感完全融入了对箫的描述之中。

(2)《洞箫赋》全文只描写乐器与音乐,从乐器的制作,到乐声的摹画,到乐用的阐述,完整而集中,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东汉洛阳宫

东汉时期,辞赋创作仍然有骚体和赋体两种类型。 骚体的代表,如班彪《北征赋》、班固《幽通赋》、张衡《思玄赋》、蔡邕《述行赋》等。 东汉的赋体创作则呈现明显变化,初期赋家继承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是其代表。 到中期以后,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是这类抒情小赋的代表。

东汉中叶的张衡,在赋史上是承前启后的作家,《二京赋》是张衡著名的大赋作品,可以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其《归田赋》,又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张衡之后,比较重要的抒情小赋作家有赵壹和祢衡,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刺世疾邪赋》《鹦鹉赋》。

下一篇:冬瓜汁的做法(冬瓜汁的做法大全)
上一篇:关于俄众女星剪烂香奈儿包表达爱国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