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阅读心得10篇(狂人日记阅读心得1000字)

2022-12-09 11:29:5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8

《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 他具体的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狂人日记阅读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狂人日记阅读心得1

爸爸给我借了一本书,题目是《狂人日记》,里面的一章章内容让我看到津津有味。 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他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先生用了非常夸张的手法,借狂人之口,说明了中国从前的面貌:人吃人。 虽然说文章是虚构的,但是泛出恐怖的味道,在看书的那一晚,我几乎整夜未眠。 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有怪怪的感觉,流露出十分暗淡的味道,可你只要细细品味这篇小说,就能知道鲁迅用一篇简短的文章叙述了旧中国儿女的绝望,让我们赞不绝口。

是啊,在当时那个黑暗的旧社会,在那位“狂人”眼里,他不仅想保护自己,又想保护那些千千万万人当中又要被“吃”的孩子。 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 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 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一个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画面,看到了一个吃人的世界。

狂人日记阅读心得2

狂人是一个迫害症患者,惧恐多疑,逻辑思维不健全。 鲁迅通过对一个迫害症患者进行内心独白的描写,不是为了拍出下层劳动人民受到的迫害,也不是写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封建礼教的无知愚昧,哀叹民族的黑暗堕落。

鲁迅抨击了当时吃人的社会现实。 他巧妙地借用“我”这一角色,描绘了人性的丑恶与社会的残缺。 实在的说,文章色彩过于晦暗,当着晦暗中又透着逼人的灼光。 “吃人”,真的是吃人么?鲁迅这样说,只不过是在说明在社会现实的无情压迫和吞噬下,人性一点点泯灭。 他说“吃人的人的兄弟”,天下谁部位兄弟啊?所以,这里的“我”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民族”,“吃人”的民族,合适能觉醒,何时能认清??鲁迅借狂人之口,向世人发泄着愤懑。 但是,社会的黑暗之深之广,湮灭了一切,只有先生不肯抱残守缺,向着苍天不断地发泄着。

小说以很少但又精巧的笔墨写出了当时没有友谊、没有关爱、没有亲情,唯有戒备之心的社会现实。 那时的人们在腐化的社会环境下,不会互相合作,不知道奋发图强,也不知道怎么叫“团结友爱”,跟不会去帮助别人,怎么会懂得团结起来_那个腐败的社会?

鲁迅在文后借狂人之口发慨“救救孩子……”最后的省略号使整篇文章意味深长。 也许这只是“我”无助的呼喊,但“我”代表着一类人,代表着内心充满着对美好社会向往的一类人。 那些无忧无虑生活的孩子们,原来可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儿现在也加入了吃人的行列,也开始变得冷酷无情,他们肮脏的心灵再也洗涤不清,无法再回到以前纯真的模样。

但是!他这一声“救救孩子……”的呼唤,让我们看到鲁迅那宁可燃烧自己,也要把光亮留给孩子的企盼!因为那不仅仅是孩子,不仅仅是生命,更是希望!

狂人日记阅读心得3

一提到鲁迅的短篇小说,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狂人日记》。

民国时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写下了一册日记,日记中,他的世界到处充满了恐惧。 他觉得身边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论亲戚朋友还是街头素不相识的路人,也包括他那现在正在养活整个家的大哥。

狂人想:大哥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 除了大哥的话,还有那些周围发生的事也让这个丧心病狂的人对“吃人”深信不疑。 狼子村打死了一个恶人,几个人把他的心肝挖出来油煎炒了吃;一个女人打她儿子,还骂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一想到这些,狂人便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后来,狂人甚至以为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吃过人,大哥把小时候死去的妹妹的肉体放在饭里给狂人吃。

这位狂人生动的描绘出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而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可以说,狂人是被当时的非人道主义所逼疯的。 那些封建的想法,如:吃恶人心肝可以壮胆,都在记中表现了出来。 狂人痛恨那些封建礼教假借道德的名义,宣扬残忍和暴力。 日记最后,狂人喊着:“救救孩子”,这是对旧社会的反抗和对新一代的担忧。

最令我感动的是这样一句话:“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正义和勇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的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狂人所说的这一句话,让我懂得,只要我们有勇气,只要正义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任何歪风邪气、封建迷信都会迎刃而解。

狂人虽然是个丧心病狂的疯子,但他并不傻,他懂得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真善美,他也知道:应该去追求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 也许更多像狂人的人出现,社会才会更有朝气吧。

其实,回过头来再想“狂人”的“狂”,在那个变态的社会中,反而是真正的不“狂”。 鲁迅先生只不过想借“狂人”的“狂”来唤醒沉睡的人来_那个充满血腥味的社会而已。

最后,借用一下某教材书上的话来作为我的结尾,“犀利的思想与凝炼老辣的语言融为一体,撕开其潜意识里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变态性的劣根心理,使他们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灵魂的折磨。 ”

狂人日记阅读心得4

黑暗是什么?是负着空虚的负担,是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是精神上的愚昧,是肉体上的束缚?是不可逾越的高山,是刺痛灵魂的荆棘?是刺破心灵的的暗礁,亦或是无知的奴隶,卑微的侍者;还是时代的诡异?

《狂人日记》中记叙了“人吃人”的灾难,当鲜血淋漓的人被一个个饥肠辘辘的“野兽”狼吞虎咽下去,他们面不改色,一副泰然自若,若无其事的样子,谁会知道在他们虚伪的外表下,竟在筹谋瓜分人的阴谋。 麻木的肢体,被俘虏的意志,被摧毁的精神,一个个眼神呆滞,时代的黑暗使他们蜕变了,蜕变的狠毒、无知,昔日善良的种子已被恶毒的藤蔓所缠绕,命运的不公使他们沦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被奴役的肉体,被驾驭的思维,被溶解的顽强,俨然一副野兽的样子。 而时代的里程碑终以血腥,愚蠢,残暴,无奈结束。

生存的意义就是打破这种局面?还是苟且偷生,沦为这个年代的战利品?还是力挽狂澜,用生命的薄弱去挑战时代的高度,那无疑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被时代缴获,被命运折磨,忍受莫大的耻辱,最后酿造一幕幕悲剧!将灰色的天空染上鲜红的血迹,以唤醒支撑灵魂的血液,忘却坚持生命的理由。 被灌以污水的幼苗,被摘取花瓣的蓓蕾,变得扭曲,变得丑陋。 被侵蚀过的肉体,留下蛆的痕迹;被打碎过的内心,留下玻璃的足迹。

被鲜血浸染过的心,早已不堪一击;被狠毒俘获过的梦,早已支离破碎;被冷峻触碰过的脸,早已伤痕累累。

狂人日记阅读心得5

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我颇有感触。

这篇文章以第一人称主要写了一个“迫害狂”病中的日记:一个月光明媚的夜晚,“我”走在路上,看到所的人都对“我”不怀好意的笑。 “我”很惊异的一路回家,无意间听到佃户对哥哥说狼子村有一个恶人,被人打死吃了心肝,便疑心哥哥和路上看见的人也要吃“我”。 甚至哥哥派来给“我”看病的人也要吃“我”。 “我”猜测他们不肯直接杀“我”,要把“我”逼疯,让“我”自杀,然后吃了“我”。 “我”怀疑自己小时候死的妹妹也是被哥哥吃了的。 哥哥把妹妹的肉拌在菜里,“我”也稀里糊涂地吃了妹妹的肉。 “我”有四千年的食人肉史。

该文看上去是一个丧心病狂之人所写的日记,完全是一派胡言。 而我认为它恰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我认为《狂人日记》借“狂人”之笔还原了一个吃人的万恶的旧社会。 文章中的哥哥和其他妄想吃“我”的人实际上是指地主、官僚们。 而“我”则是指那些被压迫的农民和穷人们。 那些地主、官僚仗着有钱有势,逼着工仆们不分日夜的干活劳作,稍不顺心便一顿毒打,丝毫不考虑工仆们的感受。 而穷人们因为无从生计便不得不屈服于地主、官僚们,混一口饭吃。 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穷人愈来愈穷,富人愈来愈富。 这个黑暗的旧社会就这样遭到了万人的唾弃与咒骂。

鲁迅先生对旧社会深恶痛绝,便以笔做刀,带动了_旧社会的新潮流,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鲁迅先生的文章被誉为一把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匕首。 可见鲁迅先生的文章对社会的影响深远,让敌人闻风丧胆。 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学习!

狂人日记阅读心得6

看到《狂人日记》的题目时,感觉这篇文章好像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写的,整篇文章可能写的很疯狂,也可能写的一塌糊涂。 这样想着,不由自主的看下去······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我从这段话中的“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 ”想到主人公三十年前可能就见过这个人。 既然是赵家的狗,那么这个“他”肯定也姓赵。 读这段话的时候,我觉得鲁迅的文章和现在我们写的文章大不相同,他的写作不用好词好句来描述,也能使我们忍不住接着读下去,就像我亲眼看见了故事中的情景。

整篇日记都在说吃人的事,“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 ”“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 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 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 ”在正常人眼里,他们为主人公做的事情是正常的。 但在狂人眼里这些话会引起他的胡思乱想,怀疑他们的举动都是要吃它,狂人有些惊慌失措_“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 全身出了一大片汗。 ”文章中描述狂人疑神疑鬼、紧张兮兮的样子,我觉得他真是可笑。

我上网查阅了一下,狂人日记的正确解释是揭露当时旧社会的黑暗的事,鲁迅把自己当成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看这个黑暗的世界,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虚伪和本性。 我又拿起书看了一遍,其中有一段狂人的话我想了半天“吃人的是我的哥哥,我自己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有些转不过弯来,我猜想着这句话的所表达意思。

鲁迅的文章太深奥了,像我们这样的小学生很少能读懂其中的含义,我也是在网上查阅资料才得到结果,但是我还是喜欢读鲁迅的文章。

狂人日记阅读心得7

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 他具体的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 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从整片的文章来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他对别人充满了猜疑和害怕,总认为别人会害他。 在他被治愈后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并且醒悟到“传统”杀人,人们无法容纳他的清醒而对他再一次的加以迫害,致使他重新屈服在恶势力权下,与他们同流合污。 当时的社会对人的迫害是如此的深,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意识到了封建制度的可怕,不但使人发狂,也可以把人吃掉,已经没有了真正的仁义道德。 人与人之间只是猜疑,提防,残杀,成为一种难以扼制的恶性循环。 因此鲁迅在绝望中以狂人的口吻呐喊,呻吟,“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让人去关注社会。

那么在今日的社会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呢?现在是科学发达的社会,受全球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 特别在中国,由于一胎化,使孩子成为家里的皇帝和皇后,同时他们也受社会的暴力现象影响,让他们在社会环境中感到压抑的心理,心态扭曲,缺乏道德意识,自控力差,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以暴力伤人,甚至以残忍的手段杀人。 可怕的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这后果的严重性,不知道他们所作的是犯罪的行为。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也要像鲁迅那样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一方面要尽量减少未成年人接触暴力媒介的机会,避免他们去学习模仿;另一方面,帮助他们认识真正的仁义之德,关注他们心灵的充实和健康,使他们成熟和成长起来,增强对不良文化和环境的抵抗力。 这样他们才不会成为现代的狂人,去与社会同流合污,吃人或被吃。

狂人日记阅读心得8

一提到鲁迅的短篇小说,我头一个想到的便是《狂人日记》。 虽然我只需30分钟便可以读完这只有11页的作品,但它却在我心中,使我久久无法忘怀。

民国时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写下了一册日记。 日记中他的世界到处充满了恐惧。 他觉得身边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论亲戚朋友还是街头素不相识的路人,包括他那现在正在养活整个家的大哥。 狂人想:“大哥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 ”除了大哥的话,还有那些周围发生的事也让这个疯子对“吃人”深信不疑:狼子村打死了一个恶人,几个人把他的心肝挖出来油煎炒了吃;一个女人打她儿子,还骂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一想到这些,狂人便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后来,狂人甚至以为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吃过人——大哥曾把死去的妹子的肉和在饭里给狂人吃。 这便是那篇《狂人日记》。

这位狂人写的文字虽然杂乱无论次,但却生动的描绘出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 可以说,狂人是被当时的非人道主义所逼疯的。 那些封建的想法,如吃恶人心肝可以壮胆,都在记中表现了出来。 狂人痛恨那些封建礼教假借道德的名义,宣扬残忍和暴力。 日记最后,狂人疾呼:“救救孩子”这是对旧社会的反抗,和对新一代的担忧。

忆昔日,看今朝。 我们现在的生活可充满了幸福。 每天,父母都会笑盈盈地看着我,朋友都会欢快地与我玩耍;每天,我都放松全身心。 怎么可能会觉得那些和我一样欢乐的人会吃我?

最令我感动的是狂人所说的这样一句话:“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正义和勇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的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只要我们有勇气,只要正义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任何歪风邪气、封建迷信都会迎刃而解。

狂人虽然是个疯子,但他并不傻,他懂得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真善美,并知道:因该去追求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 也许正是因为像狂人那样的分子太少了,才会出现腐败的社会。

狂人日记阅读心得9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题记

狂人何其狂也!竟以为兄弟亲友、左邻右舍都预谋着要吃他。 狂人何其智也!竟透过礼教的重重迷雾看透了这个世界的吃人本质。 狂人何其惨也!竟最终也免不了狂病“痊愈”,被世界彻底吃掉的命运。 狂人啊,何不一狂到底?

《狂人日记》仅记两天,却出现了32处“吃人”。 在每一处“吃人”的铅字下面似乎都能看到一个颤抖的灵魂,它恐惧,它也愤怒。 当狂人听说邻村佃户吃掉地主的心肝时,他“从顶上直冷到脚跟”,终于开始认清社会的吃人本质。 周遭的人都向他露出獠牙,因为他不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逃脱了所有人共同的枷锁。 愚昧而麻木的灵魂不能容忍这种对已经同化了自己思想的锁链的挑战,所以,不论用嘴,用手,或是其他方式,吃掉他,吃掉这颗渴望自由的心。

“狮子般的凶狠,兔子般的怯懦,狐狸一般的狡猾。 ”这是鲁迅笔下赵家的狗,可这条土狗身上却深刻的显出人的影子。 千年的封建思想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三纲五常和腐朽的文化在每一个愚民身上烙下的痕迹不可磨灭。 每个人只是匍匐着,低着头,从不肯望望头顶上的太阳。 他们认为老的,旧的就是好的;新的,没见过的就是恶的。 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愿望令每一个人的理想便是衣食无忧,别无他图,可是落后的生产力决定了大多数人的劳作只是为统治阶级提供了营养。 长期的苦难与挣扎让人的心灵麻木了,空洞了,默默的接受了生来就受苦难的命运。 腐朽的国家就由这一群行尸走肉堆砌,怎能不风雨飘摇?

沉沉的奴气无孔不入,人们不敢越过礼教的束缚揭竿而起,推翻这痛苦的根源。 可是“人还是要吃的”,被剥削者也需要营养,于是丧失了人性仅存的同情心与怜悯心,对位高权重者阿谀奉承,丧尽尊严,又对惨况更甚于自己之人残忍的侮辱与践踏,从中取乐。 如同狂人的大哥,虽知四书五经,晓各方道理,却对邻村吃人一事抱有快意,对狂人的“不要继续吃人”的真知灼见嗤之以鼻,大发雷霆。 可见人民不仅是封建国家这台巨大的榨取机器的动力,也是它坚实麻木的维持者。

鲁迅笔下狂人的时代已经过去,可谁又能说现在不是一个缺少狂人的时代?

法制建设漏洞百出,无数贪官污吏逍遥法外,真正被查的却只是冰山一角;食品安全检查年年进行,可面对满桌佳肴却依然难以安心下筷;环境污染触目惊心,却依然鲜有强力措施。 这样的社会虽不至于“吃人”,倒也并不太理想。 我希望狂人出现,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我自己。

愿我有一双狂人之眼。

狂人日记阅读心得10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 《狂人日记》这本书的作者也就是鲁迅所编写的。

《狂人日记》主要收集了鲁迅的三个白话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由各种故事表达了封建社会对人们的压迫和迫害,讽刺了当时被封建社会所感染的人们,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旧社会的黑暗。

就拿《呐喊》里的一篇散文狂人日记来说。

这篇文章中写了“赵富翁”和“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脸色铁青,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全同别人一样。 佃户村里的一个“恶人”被村民打死,几个人挖出他的心肝,用油炒了吃,于是“我”就认为他们也要吃“我”,大哥找了一个老头子给“我”诊一诊,“我”认为老头子也是刽子手扮的,让“我”静心养一养不过是想养肥了吃“我”。 后来又认为“哥哥”要吃“我”。

这篇文章里提起了好多次“吃人”,也许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丧心病狂的人写的“一派胡言”,但是我认为鲁迅所写的“吃人”应该是说的旧社会里的一些官僚和地主也就是一些有权利的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迫害。

文中最后的一句话: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救救孩子……”这句话,也许是“我”对打破黑暗的旧社会的期望,希望旧社会不要在迫害其他人。

“狂人日记”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以前黑暗、封建的旧社会对人民压迫和迫害。

狂人日记阅读心得10篇

下一篇:战争与和平阅读心得500字10篇
上一篇:雾都孤儿阅读心得10篇(雾都孤儿阅读心得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