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有什么习俗活动(小暑有什么民俗活动)

2022-12-08 18:17:3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98

小暑是一个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节气,因为他是一年中天气逐渐转至最热的时候,对这个节气的习俗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小暑有什么习俗活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暑节气的习俗

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 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 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 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在当地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暑羊的爱好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

小暑这一天,江苏徐州人有入伏吃羊肉的习惯,称为“吃伏羊”。 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食新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 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 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 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 这种吃法,早在汉代就有,唐宋时期更为普遍。

簪茉莉

茉莉,性喜烈日,于炎夏盛开。 花香浓郁,能祛秽浊之气。 江苏和上海等地,夏天的卖花人,常把连蒂的茉莉花用细铁丝扎成花球、花带等,供女子簪戴。 苏州虎丘的花农,把茉莉放在马头篮里,沿街叫卖,称之为戴花,妇女们一般都会购买、簪戴。 《晋书》载“都人簪奈花”,奈花,就是现在的茉莉。 盛夏时候,每晚采下茉莉花,取井水半杯,用东西把花架在杯上,使花离水一二分高,用厚纸密封。 第二天花可答戴,水用来点茶,清香扑鼻,尤其绝妙。

晒书画、衣服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 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 “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 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小暑气候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 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 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 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 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 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关于小暑节气的谚语

小暑小禾黄。

小暑吃芒果。

小暑温暾大暑热。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南风,大暑旱。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

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

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

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小暑有什么习俗活动

下一篇:小暑节气的风俗及养生攻略
上一篇:九一八90周年纪念日朋友圈说说(结婚九周年纪念日朋友圈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