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扭曲的十大表现是什么

2022-11-30 22:27:3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1

心理扭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渐渐养成的,如果儿童心理出现问题,家长需要及时做好疏导和开导,不要任其发展。 儿童心理扭曲的十大表现是什么?今天小编分享一些有关儿童心理扭曲的十大表现是什么_儿童心理疏导的方法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儿童心理扭曲的十大表现是什么

常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 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 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 甚至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语言表达较差

自卑儿童中的一部分语言表达较差。 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 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对挫折或疾病难以承受

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每每即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时甚至对诸如搬迁、亲人过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 当家长的须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

【二】儿童心理的培养禁忌

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原则

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 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安全感。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可能会使其成为刚愎自用的人。 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规则。 规则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 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 所以规则是安全感的来源,规则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新的学习经验。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形成的。 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那么,培养儿童健康心理有哪些禁忌呢?

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禁忌

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 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不要溺爱孩子。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不要太亲近孩子。 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如果让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 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 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真诚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 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产生沾沾自喜求虚荣的不良心理。

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 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三】家庭对孩子心理辅导的8种方法

1.教育疏导。 孩子有些心理问题是因为对所见所闻不理解看不惯而引起的。 这需要及时给予教育,帮助分清是非。

2.以身作则。 孩子有些心理问题是由于家长行为不检点或情绪不健康造成的。 这时,家长只有教育自己,以自己的心理健康带动孩子心理健康。

3.精神支持。 孩子有时会遇上“好心不得好报”甚至恶意的回报而处于委屈、痛苦之中。 针对这种情况,要从精神上支持孩子,帮助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4.理智思考。 在孩子感情冲动、不能冷静地思考间题时,要帮助孩子克制自已,及时反思,不做出过激的举动或后悔莫及的事情

5.情绪激发。 孩子常常会不明不白地出现情绪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只有激发情绪,以情制情。 至于以什么情制什么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6.回避转移。 引导孩子把一些不愉快的念头、感情和冲动置于一边,或者把情绪转移到有意义的方面去,在不知不觉中保持心境的安宁。

7.宣泄放松。 帮助孩子将积压在心中的消极情绪和怨恨释放出来,以松弛紧张的肌肉,缓和焦虑的情绪。

8.弥补过失。 如果是孩子自己的过失而引起的烦恼,就要帮助其改正错误,使别人得到安慰,也使自己得到快乐。


儿童心理扭曲的十大表现是什么

下一篇:猫头鹰摇篮曲音频在线听
上一篇:睡醒后宝宝什么行为代表智商高